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准备基督的来临,宣讲悔改的必要性。教宗指出,“就如当初那样,如今天主将目光转向悲伤和孤独所占据的地方。
每当我们“遇见受苦的人,尤其是极度的痛苦,要是我们留心,我们就会用信德的耳朵听到基督的这句话:‘这是我的身体’”。的确,当耶稣说,“对饥饿、口渴、坐监和赤身露体的人”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教宗引用《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强调复活主基督能在我们每次跌倒时,扶我们重新站起来。教宗说:“当你因悲伤、怨恨、恐惧、疑惑或失败而感到衰老时,祂总是陪伴在旁,重新赐给你力量和希望。”
这便是当天福音中基督劝勉的第二件事:届时,你们将得到“作见证的机会”(参阅:路廿一13)。教宗强调,“机会”是个很美的词。“它意味着有机会从生活处境出发来做善事,即使情况不理想也不例外。”
牧函中,全体东方教会领导人都重申了始终贯穿于基督信仰生活四旬期的守斋、祈祷、悔改和爱德行动。
值得把一切投在他身上,因为当人遇到基督时,生命就会改变。如果基督遇到你,你会改变生命。那么我们重拾商人的三个动作——寻找、找到、买了——让我们反躬自问一些问题。寻找:我在生命中在寻找吗?
基督今天又再次对我们中任何人说:“放心,是我,不要怕!”放心,即因为有我在,因为不再是你独自在不安的生命之水中。那么当我们处于开阔的海中,遭受逆风时做什么呢?
的确,在福音中有一种“人化的力量”(humanizingpower),就是一种每个男人和女人都渴望的生命的圆满,因为基督出生、死亡,又为每个人复活,是为每个人:没有人被排除在外。
基督的全部生活是不停教训,他的缄默、他的奇迹、他的行动、他的祈祷、他对人的爱、他钟爱弱小者的心、他为救赎世界死在十字架上,以及他的复活,都是实现他的话和完成他的启示。
教宗说:“在这个可以象徵罗马明爱会的餐厅里面,可以用手触摸到基督临在於这些饿的兄弟姐妹和为这些人提供饮食的人士身上。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到当我们爱近人的时候,我们便更认识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