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桌会议、省思活动、祈祷聚会、艺术和文化表演的目的,教宗方济各9月17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作了解释,即:“推动和平、合作与融入的进程,并且格外关切移民现象。”
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行动高峰,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圣子基督,钦崇天主圣父的敬礼高峰[2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
让我们从最著名的比喻开始:这个我们所有人或许自儿时就记得的:“父亲与两个儿子”的比喻(路15:1-3,11-32)。在这个比喻中,我们发现耶稣福音的核心,即天主的慈悲。
除了平日的个人祈祷与团体祈祷,一年一次,六天至八天的避静是一次灵修生活的“更新”。
教宗2006年6月29日在圣伯多禄圣保禄庆日弥撒讲道时说:在伯多禄的职务上,一方面显出人性的软弱,另一方面也显出天主的力量;正是在人的软弱上天主彰现了他的力量,表现出是他藉着软弱的人在建造他的教会。
后来才了解,这位热心的姐妹常为了爱天主而废寝忘食,置家务事于不顾,有时先生下班,孩子放学回家,都得自己动手下厨,才有饭吃;有时太太正在炒菜,电话一来,就坐下来分享半个钟头,菜也焦了,油也干了,只差没起火燃烧
我说:"其实,世上只有唯一的天主真神,哪有什么乌七八糟的歪神、邪仙!"小吴问:"魔鬼也有点‘神通’吧?"
党主教在弥撒礼仪中为领受司铎圣职的陈攀飞执事祈祷,求主赐给他丰富的恩宠,使他能够在铎职生涯中,积极宣讲福音,努力修德成圣,实践爱德,砥砺前行,为天主的子民服务。整个晋铎典礼神圣而庄严,顺畅有序。
我青年时期,一天晚上正准备睡觉时突然感到天主的召唤。当时的我满怀恐惧,甚至浑身发抖,但那时那刻的心情与感受至今依然跟随着我,从未离去。我在苦闷与困扰中思索着:“我能做神父吗?配做神父吗?”
个中原因当然很多,但似乎有一条是大部分人都认定的教会的不完美。我认识一位修士,临一年就毕业了,忽然卷起铺盖离开修院,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之惋惜,当然也有理解者,认为做个好教友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