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己是新教友,未领洗以前,常与家中长辈一道在中元节祭奠先祖、施孤亡魂,这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川渝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的祭祀活动。领洗后,总感觉这些习俗与天主教信仰传统不符,便逐渐远离。
由慈悲耶稣显现给波兰的圣傅天娜(1905-1936)修女之后,慈悲敬礼遂成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面对战后全球化巨变中的人类的一项莫大的安慰:因着慈悲敬礼,基督徒更加从容地参与人类社会自20世纪中叶以来的心灵秩序重塑与社会正义的重建
它提醒我们要洁淨身心,加强与天主的关係,克制物慾,关爱贫困。我鼓励大家实践这些优良传统方法,作为对教宗今年四旬期牧函呼吁的积极回应:「你们既因圣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因圣洗,与祂一同复活。」
广场以反抗西班牙占领的知名记者和诗人何塞·马蒂的名字命名,这位勇士是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的人物,先后被流放到西班牙和墨西哥,在拉丁美洲国家、巴黎及纽约都留下足迹,回到古巴后,在一次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中阵亡
我可与他们谈谈生活近况、人生经验,以至信仰灵修等话题。若是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士,我亦愿意与他们交流。来自印度、居港多年的苏神父强调,航运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天主并不遥远:他就在眼前,他是厄马努尔,天主与我们同在。他不是陌生人:他有一个容貌,即耶稣的容貌。这是常新、永远惊人的喜讯,因为超出了我们最大胆的各种希望。
若花草树木与阳光断绝了关系就必死无疑。同样我们人类若断绝了与造物主的关系也不能生存,因为我们失去了真、善、美、圣的泉源。每天就如同生活在黑暗与死亡之中,即使他生物般地活着,也只能被称作活着的死人啦。
在一个科技发达,讲求自由的时代,竟会有人弃俗修道,过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生活,难免令人啧啧称奇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有人会问:修道到底有什么吸引人之处?修道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呢?
教宗任命15位新枢机中的第一位是圣座教义部部长,美国三藩市荣休总主教威廉·若瑟·莱瓦达,他代表全体新枢机向教宗致词,感谢教宗的厚爱与信任,并表示将效忠他们的衣帽的颜色所象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