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历
读经一恭读创世纪18:1-10a「那时候,天气正热,亚巴郎坐在帐幕门口。」历史背景:这是古代近东地区的午后时分,炎热时人们通常休息。亚巴郎住在帐幕(帐棚)里,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
读经一恭读依撒意亚先知书66:10-14c【第10节】“你们爱耶路撒冷的,要与她一同快乐,为她而欢喜!你们曾经为她而悲伤的,现在要跟她尽情欢乐!”历史背景此段出自依撒意亚书第三部分
读经一恭读耶肋米亚先知书38:4-6,8-10经文:耶肋米亚38:4那时候,众首长对君王说:“请你将耶肋米亚处死!因为他说出了这样的话,使遗留在城里的战士和全体人民灰心丧志;实在,这人所
读经一恭读依撒意亚先知书66:18-21背景概述:这段经文属于《依撒意亚书》第三部分,是以色列子民从巴比伦流徙归回后的背景。该段强调救恩的普世性,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而是扩展到一
读经一恭读智慧篇9:13–19第13节:「谁能知道天主的计划?谁能想象上主的意愿?」背景:《智慧篇》(SapientiaSalomonis)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地点很可能是埃及亚历山大城,作者虽匿名但
一位在祈祷的司铎(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致“司铎弟兄们”的一封信函中,感谢伦巴第大区的主教们今年组织了第六届“年长及患病司铎友爱祈祷日”活动。
常年期丙年第廿六主日和「求免饥馑」弥撒中也选读这段福音。这个比喻故事是圣史路加独有记述。
马尼拉总主教致函给他教区的圣职人员、修士、修女及平信徒,敦促众人于11月16日周六整日作补赎、收敛心神与守斋。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答,二月二日献主节,逾二百名香港修道人与度献身生活者在铜锣湾基督君王小堂庆祝全球修道者奉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