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十九.21)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从汉代的“施粥”到隋代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代的“安济堂”,无不闪烁着人间慈爱的光芒。
格林多人前书13章1节也说:即使我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爱’,我就成了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
只要有信德,我们就存在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拥有爱,只要人人彼此相爱,天堂就在人间,新的耶路撒冷、新天新地就在眼前。
教宗说:「那些沦为仲介者的司铎也常为了让自己显得重要,而走上严苛的道路:很多时候,他们与人民脱节,不知人间疾苦,忘记他们以前在家中的所学,他们从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姊妹身上所学的一切。
是他们的爱、努力和同心祈祷,使天主赐予人间奇迹。我不禁在想,假如安娜没有痊愈,最终失去了生命,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生活、生命和信仰呢?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
孤寡老人们生活中的孤单与困境,因他们儿女们常年在外,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时,他们便利用短暂的一周,带上爱心礼物,便悉心地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上的照顾、心灵上的陪伴,使这些空巢老人感受到了天主的无穷大爱和人间的温暖
它不仅是当代者官能的欢悦,肉体的代表,还是人间理性的代表。”
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壹基金、MercyCorps、Snowland等等,看到这么多弟兄姐妹一同参与爱心赈灾,彼此合作协助,不经意间,你就会被感动,觉得人间有爱真好。
送礼是感恩的表现,人间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人的生命。现在,耶稣却愿把自身作为祭品奉献给天主。在最后晚餐中及在十字架上,他舍弃了身体,流尽了鲜血,把自己的生命作了祭品,作为礼物奉献给天主的礼物。
在此,可以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的思言行为,反省在我们具体言行中,是否以基督的真理之光去照亮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