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小苦熬过去就没事儿了,有的人背的十字架比我还重,我这点苦不算啥。大家这样关心爱护我,就是有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我的女儿琦琦每天都要为我采些花草,准备迎接我的康复归来。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人生是喜还是悲,生活是苦还是乐,他都永远存在。他从我们有知觉的那一刻起,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跟随我们走过漫漫人生。我们的一举一动,一怒一笑,一心一念,都记录在他里面。
另外,耶稣也给我们指出:“几时你们禁食,不要如同假善人一样,而带愁容,因为他们苦丧着脸,是为叫人看出禁食。”(玛6:10)他要我们警戒、避免矫揉造作。守斋应是为天主的光荣,让暗中的父看见,使我们成全。
即使以前曾为主荣人灵坐过监、受过苦、忍过屈辱,也不能因此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再犯罪。
我们在一起讨论困难与问题时,总觉得自己是最苦的人。
四旬期是悔改补赎、守斋克苦、行哀矜、奉献爱心的时期,而基督苦难主日更是让我们借着纪念救主苦难来效法救主慈悲的日子。
她答曰:我确实很累,当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把灶台当祭台,想到这是自己所能奉献给上主的馨香祭品,我就一点也不觉得苦、不感到累,反而汲取了更多的力量,激发了更多的热情,能更好地完成烹饪工作。
她无数次在祈祷中祈求天主给予力量,最终,信仰让她坚定地作出了最终的抉择——仍旧守在丈夫身边,我不能走,要走了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不符合教会信仰的要求,既然选择了他作丈夫,就要和他在一起,不离不弃,日子再苦也能挺过去
耶稣当着众宗徒们讲,这位穷寡妇比别人捐献的更多,因为那两个小钱是她为糊口所需要的,而那些富人所捐献的是用不着的钱,穷寡妇捐了这两个小钱后,她以后就要忍饥受饿,进行克苦自己。
而基督徒的价值观却以永恒天国为最终目的,让人轻财重义并积极关注他人的饥寒冷暖,常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钱物也看作是天父让我们暂时保管和善用的工具,尽力争取具有耶稣所教导的超然物外的神贫精神,既不贪婪也不吝啬,借着自己所掌控的物品、慰苦济贫扶弱助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