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起,45岁的霍子平出于对信仰的热诚,为了灵性生命的成长和福音的传播,不惜四处奔波,不惜牺牲一切,满怀救灵神火,经常外出福传。霍子平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未娶。
(爱·扬格《夜思》)也许正是孩童的赤子之心,纯真之灵,天真无邪之质,就尤其会引起神的青睐有加,而有求必应。
对于教会而言,禧年是天主慈悲宽恕之年,庆祝禧年的目的就是帮助基督徒重新注目天主的慈善,在我们所处的境遇中,怀着深切地望德去汲取耶稣基督及诸圣所立功劳的救恩源泉,得到天主仁爱的宽恕。
“正义在上主面前行走,救恩必随上主的脚步。”(咏85:12,14)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古往今来像左侯相的能臣极少,他理所当然地赢得中外名人的好评如潮,和在梦中的盛况相一致。
我们自童年就从父母和祖父母学到这充满欢乐的传统;它蕴含着民间热心敬礼的丰富灵修。我希望这习惯永远不会消失,且无论在哪里式微了,都可以重新复兴。
我愿意继续这条脉络,从他是首位被选为罗马主教的耶稣会士谈起,向他提出一个问题:您如何解读您蒙召按照依纳爵的灵修为普世教会提供的服务?为一名耶稣会士而言,被选为教宗意味着什么?
这一称呼的弊病是掩盖了下面的事实:天主教会在近代早期实行的改革对教徒的宗教生活的确注入了极大的活力,创造出一种特别有生命力的灵修方式,对此特别有贡献的就是依纳爵。
德兰奉院长的命,将一生的灵修经验,纪录下来,作成自传。这自传是灵修书籍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内容非常精彩,把圣女的灵修经验,详细分析,介绍给众人,供我们作参考,供我们模仿。
副院长李神父向我们介绍了修生们的灵修生活、课程作息,安排非常紧凑合理并专门有个人默想祈祷的时间。“修道人的生活是祈祷的生活,我们需要与主时时沟通。”他深情地说。
在个人层面上:身、心、情、理、灵的全面及整合发展,活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在集体层面上:家庭、社会、国家、民族、国际的公共福利和共同幸福;在地球层面上:引导和教化人类作地球的好管家和生态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