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巡访不同教区和国家的旅程中,我曾能够参观几个受福音启发的康复团体。他们有力且充满希望地见证着神父们、度奉献生活的会士和修女们、以及教友们把慈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付诸实践的承诺。
在一个人人夸夸其谈自己想法的世界中,有节德者则更倾向于思考自己要说什么。你理解其中的区别吗?不是随心所欲地说出脑海中所想,而是思考自己要说什么。他不作出空洞承诺,而是尽力实现承诺。
死,就是灵魂由此世界迁居彼世界。人的寿命是算减法,从呱呱坠地的婴孩开始,活一天就少一天;生命在前进的同时,也就是在走向死亡。人们心里一直怀揣着死亡之石的厄难,走进了生活。
我们受召在世界上成为活的福音。邀请是一份尊重,更是一种吸引。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若6:44)。
真可谓为主福音耗尽自己,我们抚心自问:究竟为主做了什么?恐怕与圣人的牺牲奉献精神相距甚远,那又何不迎头赶上,以补前缺?
很多的神父把弥撒的内容及弥撒中要唱的歌曲全部做成幻灯片,让所有的教友都能看到读经、福音以及整个弥撒礼仪的流程,方便了大家更好地参与弥撒。
又分别对这五个主题相应地引述了四福音中洗者若翰为给耶稣预备道路、耶稣要求人去撒种子的比喻、荡子的比喻、拉匝禄的姐姐玛尔大与耶稣的谈话内容和耶稣公开传道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兄弟站在门外,想要同他说这五段福音
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了,第三天从坟墓中复活的奥迹是福音的中心要点,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基督服从至死,为了全人类在他内共融;玛利亚完全服从,参与了主救世的工程;圣方济各服从了,且选择了卑微的贫穷;雅松大顺应主旨,“她所做的‘小事’成为她传扬福音的工具”(雅松大传)4月8日是真福雅松大去世升天一百周年庆典
金邦尼认识到非洲人民所受到的困境,觉得需要把福音带给被奴役和压迫的人。这就是他传教圣召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