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郑神父去东岗村做弥撒,在弥撒前,神父让教友们自愿地、主动地上前来做见证分享。
(11:43)耶稣来到伯达尼村,立即走到埋葬拉匝禄的坟墓那里,并向死者命令说:“拉匝禄,出来吧!”(11:43)死者复活了,应声走出坟墓。(11:44)耶稣真是赐予生命者,他是“复活及生命”。
在开慕式上,孟宁友主教、孟满顺神父、薛连成神父、南社村领导、常峰、高春明老师、马凤琴老师分别讲话。
20岁起在村大队当电工,工作勤奋,认真负责。后来,本堂神父委托当时十七八岁的霍秉崇看护教堂里的东西,他问神父什么是最重要的?神父告诉他:颂读日课和圣体盒。于是他把这两样用心保存了起来。
教友聚居村,往往民风淳朴,社会安定,这样的和谐局面怎会不受人欢迎? 当前,中国的教会在扶贫、赈灾、助学、医疗等方面已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不同方面为我们的信仰作见证。
教会许多的倡议或举措,就如同在这片田园中播撒的种子,其中我想特别提及教宗方济各在冈道尔夫堡留给我们的“愿祢受赞颂村”。
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在外工作、学习,很少回修会,更别说在修会长住了。自2012年从北京学习回来,看到修会一些不如意的状况,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二、会幕与云柱问5:什么是“会幕”?答:会幕是梅瑟支搭的帐幕,用来会见天主和祈祷,被称为“会幕”(TentofMeeting),支搭在营外。问6:梅瑟进会幕时,百姓如何表现?
答:帐棚、会幕的全部结构、器具、祭服等一切照上主所吩咐完成。灵修意义:这象征顺服的功德——当人完全按照天主旨意行动时,天主的同在和祝福就临到。问9:梅瑟如何回应以色列子民的工作?
我在罗马看到许多修道人,道明会士及方济会士等修会人士,在他们会衣的一侧,挂着长长的念珠,走起路来,念珠发出清脆的响声,会士们很有风度,很羡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