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身体,我的心,求你恩赐我心灵纯洁,拥抱世界在我心中,但是连一点也不要成为我的……司铎从第一次走上祭台,就必须坚持到最后时刻,他是一个矛盾的记号。
神恩有不同,但目标是只有一个,就是要我们与自己的牧人(主教)联合,建树教会。因为,没有主教,就没有教会;所有工作(包括福传)都应围绕在主教周围,所有讲话,宣讲都要分享主教宣讲的精神。
今年7月14日,是安多尼田志康神父蒙召升天十三周年纪念日。他是1991年7月1日耶稣宝血瞻礼在神堂沟举祭中,倒在祭台上,抢救无效,于两周之后离我们而去的。
姥姥是蔚县西合营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十八岁上,嫁给了我的姥爷,就这样又做了城里人。老爷是再婚,与前妻生有一个女孩,姥姥虽然是她的继母,但待她如同自己亲生的女儿一样。
到了下鲁村的一家,女的是新教友,因身体欠佳长期不能进堂,丈夫还没领洗,丈夫说:我虽然没进教,但我相信天主教信的是一位真神。
那个故事是关于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福音:荡子的比喻。(路15:11-24)导师忆述当时我们修会有一间疗养院,在里面住的,大多都是八十岁以上的,生病的会士。他们一生都在非洲或拉丁美洲福传。
但感谢天主,有你们在:你们不仅明天在,而且今天也在;你们不仅是“尚未”,你们也是“已经”,是当下。”
教宗首先介绍马耳他的新圣人乔治‧普雷卡神父说:“他是耶稣的朋友,也是耶稣的圣德的见证,他的灵魂深具司铎的精神,充满神秘灵修的特色,一生透过写作、神修指导、施行圣事、尤其是以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完全献身于传播福音
实现教会大发展,加强学习是必由之路。因为当代基督徒,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圣经应当学,梵二文件应当学,传统圣书和梵二大来具有时代气息的圣书应当学,教会费尽心血创办的报刊杂志也应当学。
教宗指出:“若我们发现司铎没有服务的能力,或许这些司铎是自私之人,他们多少走上了“企业家”的路,就失去了成为门徒的能力:觉得自己是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