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都没必要,天主给了我们一个好薪水的工作,这是物质的日用粮,我们不需要这些金钱,今天这位家属包了500元,明天那位家属包了1000元,比来比去,实在没意思,把我们爱主爱人的心都给模糊了。
至此后,老张每逢主日,都骑车30里路,或到榆次总堂,或来柳林圣殿望弥撒、听道理,风雨无阻,信德与日俱增。他奉教心切,多次要求领洗。
1974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挺身而出,协助刚刚出狱的边神父恢复教会、重建大堂,担任会长二十多年,使该村成为包头地区天主教活动的中心;教堂刚恢复时逢瞻礼或节庆日,吸引外地500-600人到该村参礼
那就是对天主的敬礼,赞美、感恩,经常表达的方式就是祈祷、弥撒,还有日课、热心敬礼,比如说玫瑰经等,用这些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天主的敬礼。
若周三或周五是主日或圣诞节,或是圣母升天节,那么斋戒则可移到周二或周六去。三、勤读圣经圣母要求人们在家庭中把圣经打开,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
1月30日因是年假中的主日,单枢机担心晚辈在异乡没有午餐,特托朋友打来电话关心,并邀晚辈中午外边去吃北方人喜欢的火锅。当时听到这个电话,虽然身在异乡,但感动的笔者几乎落泪,心里热乎乎的。
最后的这一日,他早安排停当:6年前诊断罹癌后,他立好遗嘱,录好告别讲道词;选妥主教祭衣、小红帽及一双布鞋。他把寿衣放入随身行囊,随即展开「生命告别之旅」。
房志荣神父与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合影至今房神父仍保持着多年的习惯,写文章,旧约一定要以希伯来文为据,新约一定要以希腊文实证,并坚持用拉丁文念日课、读圣咏,中国的神父、修士一定要好好学习拉丁文
1974年始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挺身而出,协助刚刚出狱的边神父恢复教会、重建大堂,担任会长二十多年,使该村成为包头地区天主教活动的中心;教堂刚恢复时逢瞻礼或节庆日,吸引外地五六百人到该村参礼,
我们基督信徒每主日去参与感恩祭(弥撒)时,都会领受圣体——生命神粮。究竟圣体圣事能带给我们什么神恩?为何如此的重要,竟称之为「生命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