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专稿: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
2014-10-03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海外有多座华人圣堂?
2012-05-25

教友的组织为“北美华人天主教教友联会”,此外,旧金山还有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罗马:教会新增三位真福、十位可敬者
2013-12-11

他们是毛里齐奥•玛利亚•利玛窦•加里古(MaurizioMariaMatteoGarrigou)神父,圣母怜悯会创始人;克莱门特(Clemente)神父,本名温琴佐&bull

论天主教的对联文化
2003-04-30

明朝时期利玛窦经印度来到北京,当时为了传教方便,他尽量迎合中国的传统风俗,因此传教工作颇见成效。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对传教士们极为欣赏,特为天主教撰写了不少有名的对联。

西安南堂建堂300周年庆典之三:举办历史讲座
2016-10-06

此后,罗明坚、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雷鸣远等一批批、一代代外籍传教士相继入华,随着一座座教堂、医院、会院的相继落成,福音的种子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汤若望神父纪录片《他与帝国同行》内容介绍
2009-03-24

汤若望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城西,利玛窦墓地的旁边。1679年,由汤若望编撰的《时宪历》重新开始推行,一直沿用到今天,这就是和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紧密联系的农历。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06-04-07

——追忆我的母亲桂芳一梦未醒又一春,举目不见老娘亲。今我亲人还有几?面对遗容泪纷纷。姐弟四个长成人,哪个不费慈母心?慈恩未报母离世,遥对星空自伤心。母亲一世人尊敬,医病救人传福音。

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之路、对于天主教会的冲击以及救赎
2015-11-18

lsquo;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知识与实践上的矛盾’[刘淑珍:《有关当代中国修女培育的几点反思》,见:《鼎》总第159期(2010),10-19页,第13-14页;杨晓

福建玫瑰山庄的筹建往事
2014-07-04

于是主教就规划设计一座圣母,并于1993年5月13日将这尊玄义玫瑰像移上山。好事多磨。那年,上级下达文件,拆除一切违章搭建,大有雷厉风行之势。郑修女很害怕,跪着哭求,耳边有声音说:不要怕,打电话。

陕西:周至教区马召堂区华东五市朝圣之旅圆满结束
2014-09-02

踏上台阶,拾级而上,山不算高,很快到达三圣:耶稣圣心、圣母圣心、若瑟主保,汉白玉雕像,屹立在华美的亭子中央,慈祥的迎接每一个祈祷、求恩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