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圣座圣职部在圣座传播秘书处的协助下,日前推出了圣职人员应用程序(ClerusApp),为司铎预备主日弥撒讲道提供帮助。
司铎祈祷文上主,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祢召叫了我,作司祭职务,有如第一批宗徒的时刻一般,祢渴望所有的基督徒,尤其是祢的司祭,见证天主的奇妙作为及圣神的力量。
(参阅出28:30;厄上2:63)无论如何,“凤凰于飞”这句成语,是中国文化中,对婚姻美满、夫妻和睦的冀望。就像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尽管在刚搬来这座楼时,就已经率先将“主与我们同在”的祝福牌贴在了门楣,无奈,邻居们好像很忙,对于我这种亮明身份的暗示居然熟视无睹,我们的交往总是停留在点头打个招呼,帮忙拿点东西什么的小事上,深谈自然是没有机会的
我的曾祖,带着一家十几口逃生到“峒唝下方”(黄果树瀑布上方的犀牛潭悬崖上)居住,那时爷爷因生活所迫,只能到蒋其普一户汉族的胡姓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这也是我后来知道父亲为什么姓胡,而我们却姓卢的原因。
出于这一理由,上届会议我们就把培育作为主题了。今年我们愿意明确指出培育的主题,识别这些培育课程的一些重要因素,为在爱德机构工作的人员接受培育的具体因素。
1969年教堂地基被大队作为宅基地批给了农户,有两户教友在教堂的原地基上盖了民房。教堂被毁后,大家一直轮流在教友家中祈祷、念经。那时的宗教生活是偷偷摸摸,提心吊胆地把心悬在了嗓子里。
她的眼泪,从面颊上达于天,俯听的上主见了,非常不满。”(德35:18-19)有许多时候,我们是如此软弱,面对苦难与不幸只有流泪痛哭。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天主是没有感情的,他不会有我们的感受。
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三月廿三日于校园举行二十世纪香港天主教会历史研究系列首场公开讲座,主题为「香港天主教的传教历史」,讲者指宗座外方传教会神父建设初期香港教会,并一直关心民生所需与困苦,在堂区陪伴信徒成长
今天,将有41位原有成员在完成了上一年的服务以后,将继续与天主的盟约;此外,还有19位新成员在完成了团体的培训之后将于今天正式接受派遣,成为团体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