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2009-06-01 09:58:30 作者:文萱 来源:信德报(总第374期)
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母亲常常让我给关注我们生活的人送东西。那时父亲的去世,使我们本来贫穷的生活更加艰难,那些热心的街坊邻居便常常从艰苦中节省出一些接济我们,出于感恩,母亲常常在困境缓解后除了还债总要额外做一些诸如蒸包之类的食物回报人家。从小就伶牙俐齿的我便充当了这个使者的角色。
常常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常常回味自己提着用洁白的毛巾包裹着的蒸包,很满足地一蹦一跳地走在大街上的样子,常常回味那些热情的街坊高接远送的呵护,常常回味回到家时兴高采烈地跟母亲汇报任务完成的喜悦和幸福。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年代既不缺吃又不少穿,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结构的住房里,已经习惯了与世隔绝的生存方式,几乎想不起这种互送食物的感恩和交流形式了。
尽管在刚搬来这座楼时,就已经率先将“主与我们同在”的祝福牌贴在了门楣,无奈,邻居们好像很忙,对于我这种亮明身份的暗示居然熟视无睹,我们的交往总是停留在点头打个招呼,帮忙拿点东西什么的小事上,深谈自然是没有机会的,谈论信仰更是有些困难。那天,母亲高兴地告诉我,三楼的刘叔叔主动将他的小储藏室腾出来供我们存放婚庆用品,我很高兴,和爱人商量着给刘叔叔租金。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我家串门了,很豪爽地说:“要什么租金?我一个人独居,又没什么可存放的,你们就用吧!我知道你们是好孩子,要是别人我还真不给他们用!”老人的态度让我很欣慰,我总算找回了一点儿时的感觉,就是那种彼此相互关注的温暖。第二天,母亲用新鲜的荠菜包水饺,我提议给独居的刘叔叔送一碗,儿子自告奋勇前往,回来后,儿子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刘爷爷家的客厅里挂着圣母像。我愕然!于是悄悄叮嘱母亲,下次刘叔叔来串门,试探着问问他信仰的情况,母亲答应了。
果然,时间不长,母亲便从刘叔叔那里知道了他的身世,刘叔叔的祖父祖母是从黄河北岸的济阳县迁过来的,在济南,二位老人领洗进教,至此信仰在这个家庭传承下来,只是到了刘叔叔这里,他的身体实在不好,经常昏厥性犯病让他痛苦不堪,他无法进堂参与弥撒,2003年刘叔叔的母亲去世时,教区的神父还亲自主持了老人的葬礼。刘叔叔告诉母亲,他就是看到了我们家门楣上的标志知道我们也是耶稣的门徒的。
我无法表达我听到这些信息时的心情,搬来这座楼已经四年多了,我一直在寻找给邻居们宣讲福音的机会,我居然不知道就在我的邻居中住着一位教友,而且他是一位那么需要关注的独居老人。是啊!传播福音不只是需要我们大声宣讲,更主要的是需要我们用行动关注。因为细微之处常常蕴含着天主给与我们的眷顾和引导。
今天有朋友来访,带来很多美味,儿子大声提议:“等我先给刘爷爷送了好吃的以后,咱们再开吃!”朋友大笑:“你妈妈小的时候就爱干这个工作,现在又轮上你这小子了!”望着儿子小心翼翼地端着一大盘子美味下楼的样子,我和母亲欣慰地对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