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明,若我们能摆脱认为自己永远完美和健康、精力充沛和事事成功的自负,“天主赐予我们的衰老时间其本身就是耶稣谈到的那些‘更伟大的’工程之一”(参阅:若十四12)。
因此,也得益于他们满怀感恩之心对教会精神遗产的追忆,牧函作者们能够提供的不是空洞的口号和新派的文字游戏,而是有益的贡献,将四旬期作为一个期待与复活耶稣相遇的契机,还要在煎熬着中东人民的新苦难中找到慰藉。
忘恩负义的人啊,请你想一想,是谁将圣体耶稣送给我们的灵魂?又是谁净化我们的心灵,好让我们能领到基督的圣体?就是神父,也惟有神父。倘若没有神父,就没有弥撒圣祭,也就没有耶稣真体真血的临在。
教宗向在场欢迎他的数千位人士说:“在这耶稣圣诞节和新年的节庆气氛中,我很乐意前来拜访各位。圣诞节期使我们的相会更富有家庭气息,而这项访问是在罗马城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进行的。这个地方充满人情温暖”。
痛悔之余,想到耶稣的教导“求则得,觅则获……”,于是我祈求天主:“主啊!赦免我以前所犯的罪过吧,我愿意做补赎背十字架跟随你”。从此,我经常到江阴教堂望弥撒。
根据教义部的判断,索布里诺神父思想的错误和危险性在于他对穷人的教会的了解和排他性地选择穷人;他否认新约圣经和古代教会几届重要大公会议所肯定的规范价值,怀疑信仰的重要关键,例如耶稣基督的天主性,天主子的降生为人,耶稣和天国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一个人能成为耶稣拣选的门徒呢?难道耶稣不知道他的作为?决不是,这一定是天主的旨意。耶稣说过:(对犹太人)“天主的国,必从你们中夺去,而交给结果子的外邦人。”扫禄就是个结果子的外邦人。
很多人因着天主圣神的启示来到东堂,通过我们的介绍和宣讲,他们认识了耶稣,了解了天主教的信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走进了教会,成为天主的儿女。一次,我遇到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教外朋友,他到北京旅游。
耶稣在山中圣训宣讲真福八端真理时,开宗明义提出的第一条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5:3) 据《要理条解》:神贫的人既有穷人,也有富人,以能表达爱心为主。
耶稣说:“蒙召者多,被选者少。”这是两个层面,因为蒙召不等于被拣选,前者是天主的恩赐和提拔,后者是人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二者缺一不能实现圣召。因为耶稣说:“是我拣选了你们,不是你们拣选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