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天主教对移民问题的牧灵关怀
2025-05-06

二、教父及近代以前教会对外乡人的接待教会的教父们不仅没有忘记,而且还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并敦促应用这些教诲,当时(尤其是在4世纪和5世纪),好客被理解为保护前往天主教圣地的朝圣者,以及那些因“野蛮”民族侵入罗马帝国而遭受暴力的人们

2015年暑假武昌保禄团契周至教区朝圣之旅
2015-09-04

同大多数农村教会的情况一样,由于年轻教友外出务工,南寨村参与弥撒的教友大多是留守家中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每日参与弥撒,诵念经文,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清明祭祖说开去
2017-03-06

由于信仰不同,出现了很多家庭矛盾,甚至引发外教人对我教会信仰的误解。洋教、另类犹如大山一样死死压在我们头上,显而易见,教会被排挤到社会边缘的尴尬处境定在所难免。

高一志为利玛窦的“上帝” 与“天”术语的辩护
2017-05-26

1603年,利玛窦在北京出版《天主实义》,在该书的第二篇,他引用了儒家典籍中的十一段文字谈论上帝,如:《诗经》大雅云: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尚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中庸》曰:郊社之

一次难忘的弥撒
2017-05-10

教友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最广的话题,还是范神父在教会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不忘初心,不怕坐牢,牢记使命,勇敢地站出来走乡串户,一个一个地寻找失散的羊群,努力恢复在困境中挣扎的天主的教会的一宗宗、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往事

寄思我亲爱的家人
2022-10-20

初学两年从没有回过家,发愿当天爷爷因年事已高也未能参。假期开始后最兴奋的事就是马上回家让爷爷看看穿上会衣的我。回去在苹果园里见到爷爷,满意的微笑写在他的脸上。

利畸神父与郑氏家族
2011-05-19

史载成功之,延为幕客。(据《台湾通史》)郑成功准许他在其辖区内自由传教。由于当时厦门没有教堂,就租用厦门港郑氏祠堂附近的房子作为弥撒场所。

周银莲的爱德芳表
2011-10-28

周银莲生前曾带她们夫妇去北京西什库堂参,信仰的种子已经播下。杨正莲老太太年近八十。20多年前,当丈夫刚去世时,精神恍惚,心悸不安,疑神疑鬼,连女儿也难以应付。周银莲常去安慰她,耐心听她说话。

时评:文化强国切勿忽视宗教文化
2011-12-05

让人以崇敬的姿态拥抱生活,以敬畏之心膜拜宇宙的智慧根源,活着不敢狂妄自大、不敢肆虐、腐化,以博爱之心面对一切,以仁德之统一思想,力求修得真、善、美、圣之境界。力求对死者慎终追远,对存者情同手足。

活在主的恩宠里
2012-08-03

5月24日正值我堂有史以来首次晋铎大典,又近圣神降临节,我们夫妻俩不想放过这百年难遇的大恩宠及赦罪机会,暂时放下一切忧虑,积极地参此盛,并日夜不断地向主耶稣作恳切的祈祷,求主再次恩佑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