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教宗保禄六世设立「非基督徒秘书处」,1988年将其更名为「宗座促进宗教对话委员会」,该委员会对公教会参与宗教对话的意愿、方向及程度作了明确的指示。
我们能得到信仰,生活在天主内,参与教会的信仰生活,是天主特别的厚爱,不是我们自己的能力。所有的人和每个人,只要愿意接受主耶稣的邀请,回头改过就能得到同样的救恩,同样成为主耶稣的门徒,成为天父的儿女。
正如主耶稣基督向那位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是为了赐给她永生的水(若4:7-26),主耶稣也是为了赐给我们天国的生命与活水,才“雇用”我们,邀请我们参与祂的救人事业。
如此,在整个礼仪年中,教会给予信友各种机会,进入或参与基督的救赎奥迹,而获得救恩,进而怀着感恩的心赞颂天主。因此,礼仪年又称为恩宠年,是非常合适的。
她说,我送给与我一起参与爱心活动的朋友。500本书很快飞到读者手中,只剩下几本,又要了500本。读者互相传播,德兰修女的事迹,不胫而走。 德兰的事迹,新闻报导、刊物介绍、教会封圣,主要在讯息层面上。
那年董大伯因心血管病于圣诞前几天住院,我通过电话向他问候,他说今年无法参与子夜弥撒了,我说我会在弥撒中为你祈祷的。他激动地说:“你真像我的小女儿”。
天主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不是为了惩罚我们的罪恶,打击人的软弱,而是为了赦免我们的罪过,提携软弱的人,邀请我们跟随祂承行天父的旨意,参与天主爱人的行动。
我们常常来圣堂祈祷,参与教会活动的人,都是选择“留下来”的门徒。而有些人却停止了祈祷,基本上不来圣堂了,那是因为他们感到主耶稣的福音“生硬”,不符合他们的“期盼”,而选择离开了。
从圣事角度而言,所有领洗的人都是主耶稣的门徒,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和生活中门徒们一样,每天和主耶稣在一起,每天喜乐地去传扬福音,每天积极地参与教会和社会的奉献服务。
2003年,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已由1993年的0.87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转型的阵痛加剧,这一数据的增长也更加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