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斯卦三日庆典的第一日,圣周四,教宗说:“这天上午以祝圣圣油弥撒开始,这台弥撒礼仪可以当作是巴斯卦三日庆典的序幕,每个教区的牧人和他最密切的合作人,也就是神父们,在天主子民的环绕下,更新他们领受铎品当天所宣发的誓愿
过去的四次都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分别在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二年、一九九一年以及一九九七年的访问。
我常向主教、神父们重复提出他们接受和聆听人们的能力这个问题。我也提出要接近人们、常与人们接近,正如伟大的主教圣人们教导我们的。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主耶稣的这句话我确信无疑,因为它不仅在耶稣的言行、苦难、圣死和复活上,得到了真实的印证,而且也彰显在我这个已被“判了死刑”的人身上。
父亲家是虔诚奉教的教友世家,我的大伯是修士(圣了六品之后患病去世),我的二姑是保定天主堂若瑟院的修女。母亲嫁给父亲后,家境贫寒,但是她吃苦耐劳,上敬公婆下爱子女,凡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若15:16)不少青年男女,刚进修院或修会时,信心很大,意志坚定,兴趣盎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便会发生变化:忧虑、徘徊,将教会与社会作比较,再决定自己的去留,包括少数发了愿的神父、修女也存在这种危机
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几位教友一起聊天,其中一位问我说:“神父,我是一位老教友,一直有个问题不明白。”他说,“一般我们在念‘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之后,都说‘阿们’,为什么在受洗时我们不说‘阿们’?”
本堂神父绝不能抱持「企业家的态度」。他必须如同耶稣那样与人民同在,与天父同在,「必须从相遇的角度体验一切」。教宗说:「司铎们,你们必须对此反躬自省:我是个懂得相遇的人吗?我是个亲近圣体龛的人吗?
虽然现在物质丰富了甚至可说是物质过剩了,人们也可以到大小饭店去吃年夜饭了,但我感觉还是累,好像还多了一种不公的、怆然若失的感受。
由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又由于当时本堂雷神父的鼓励,1950年收修道生时,12岁的爷爷就毅然决然与同村七位同学进入了修院,到了太原总堂明原学校备修,师从修院院长郭继汾神父学习一年,然后又移居圪僚沟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