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节守夜礼在夜幕笼罩下拉开帷幕,仪式伊始,神父们点燃新火,继而点亮复活蜡烛,教友们由圣蜡取火,点燃手中蜡烛,缓缓地走进圣堂,这一过程寓意着基督的光芒驱散黑暗,将希望与救赎传递给每一位教友。
恢复这基督信仰爱德的层面,这是重要的事情。我们面对邪恶一定不能保持沉默。
所以,凡在基督里的必能经历到生命的更新,成为新造的人。人能改变外在的很多事,但有时候却征服不了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内心。人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主宰着人心灵世界的是天主,能填满人内心需要的也是天主。
教宗表明,基督的复活是世界的真正希望,这希望绝不令人失望。在问候信友们时,教宗祈求耶稣以祂复活的喜乐和希望赐予家庭慰藉,尤其鼓励年长者和青年,前者是社会的珍贵记忆,後者是教会和人类的未来。
简单地阅读一下约伯传,在许多方面它预示了基督的屈辱,就会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撒殚嘲弄人,为的是嘲弄天主:天主的受造者,是按照他的肖像造成的,是一副可怜的形象。
修院的“修生培育方向及目标”,旨在强调“司铎是主教圣秩的合作者,分享基督建设、圣化和治理教会的职务。所以他们以宣讲圣言、施行圣事和牧养天主子民的方式服务教会,并引导众人归向基督”。
圣赦院法令全文如下:天主的全能和无限的爱,以奇妙的方式,将我主耶稣基督之母及其奥体教会之母玛利亚的角色,和教会本身救恩的工作相连在一起;真福隐修院长盖里克(GUERRIC)曾把基督信友自圣母寻求的庇荫,
梵二以后,教全深刻认识到忍耐、仁慈、怜悯、良善和慈悲的重要:在梵二大公会议揭幕时,教宗圣若望廿三世所提出的指导思想,更证实了这一点:「如今,基督的新娘渴望用慈悲的良药,而不是严惩的武器…&
70年代中后期,一些异端在全国各地兴起传布,间接地激起了教友压抑的宗教情愫,促生了教会复苏的萌芽。80年代随着中国宗教政策的逐步开放,天主教会也开始走上了全面的复兴之路。
但是当基督向他显示伤痕,他立刻就改变了,在基督面前感动地宣示他的信德∶「我主!我天主!」(若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