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前1:24-25)为人的一生来说,开头是婚礼,终结是葬礼,其间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命的旋律。这旋律提醒我们:人不是这个世界的居民,只是一个奔向永恒去的旅人。
圣保禄宗徒在《斐理伯书》中告诉我们,为了达到这永生的天国,他自愿损失一切,把一切当作废物,就是为了赚得基督,而与基督结合,他说:我只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斐3: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相信大家都知道,慈悲、怜悯、救助乃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姊妹,如果对那些生活在底层或边缘群落者的关注,仅仅只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只对水深火热中的骨肉同胞,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就会像雅各伯宗徒所批评的那样,
(伯后3:8)世旅短暂,我们可否摒弃风光、摒弃万人的中心、摒弃火热的被关注度,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默默地承受天父的旨意,如圣女小德兰那样,哪怕呆在一个默寂的小小角落里祈祷一下,也胜过凸显自己的万人瞩目的闪光灯下的滔滔不绝
响应禧年号召赴国内外朝圣慈悲禧年,宜昌组织神长教友赴国内外朝圣10多批100多人次,其中包括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意大利的伯多禄大教堂及波兰的特拉维夫教堂;国内著名的佘山圣母朝圣地、湖北谷城沈垭十字山、巴东小淌教堂
-1960年,罗马奥运,教宗若望23世(JohnXXIII)在圣伯多禄广场接见所有运动员约四千人,代表上主的教宗,抚慰了来自全球运动员的心灵。这在当年东西方严阵对峙的环境下,轰动一时。
在斐理伯书4:4中,保禄又说:你们在主内应当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这种喜乐是建筑在天主之上的喜乐,而不是世俗上的嘻嘻哈哈、无忧无虑,或有吃有喝。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5日周三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活动。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16日复活主日中午时分,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上发表了复活节文告,并降福罗马城和全世界。
他在自己身上,亲自承担了我们的罪过,上了木架,为叫我们死于罪恶,而活于正义;你们是因他的创伤而获得了痊愈(伯前2:24)。在天主的救恩工程里,基督在世的使命完成了,但教会的使命正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