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实是因为人们对“天主”从不同的文化和人生经历角度的不同认识而形成的。
这「小康」的台湾环境很迷人,也让人想继续不断寻求更多、买得到的「福」,而不太注意人生的基本问题,如生命意义,穷人的需要,穷国的处境,痛苦和死亡的议题。
如果这家有未领洗的,他就抓住机会跟人家谈论教会的道理,或讲一讲天主教对待病苦的态度,以及死亡、炼狱、天堂、地狱等方面的观念,特别是救助炼灵的要紧。
数千人庄严送别,台湾领导人马英九颁褒扬令;他生前预录告别影片说,这一生最正确的抉择是追随耶稣基督,为祂效忠、卖命,他的墓志铭要用大字刻上「生于基督,活于基督,死于基督,永属基督」十六字,希望大家不要为死亡悲伤
为什么会有痛苦、疾病和死亡?人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益发急切,特别是在我们遇见无法超越的困难时:学业的困难、失业、家庭纷争、友情或爱情、疾病或伤残,当今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危机而导致的资源缺乏。
弥撒中的圣体圣事是纪念基督的死亡及复活,是敬礼的巅峰和泉源,是最崇高的圣事——因基督自己兼作奉献和牺牲(食粮),也是其它圣事及使徒工作的连系中心(参阅法典第897条)。
然而,天主子耶稣基督曾这样做了,而且还邀请他的弟子们也这样做,为纪念他,(参阅路22:19)但是有更多的人却不愿意亲近他和他的弟子,甚至迫害他们,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归于沉寂和死亡。就是这样矛盾!
当我们犯了罪,落入虚无,是你又把我们从罪恶的黑暗与死亡的恐怖中救起,为我们开启幸福与生命之门。领:主,当我们认识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你的救恩和你的爱,我们真是有太多的理由钦崇和敬拜你。
耶稣是照亮世界的光,是真理和生命,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选择黑暗,选择谬误,选择罪恶与死亡。
而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却告诉我们祂的国不属于现世,祂的复活和升天显示祂的胜利超越时空。否则,祂完全可以死而复活的声威号召民众,推翻罗马的殖民统治,建立强大的以色列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