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耶稣每次派遣门徒出外传教时,除了托给宣讲福音的使命外,也都同时交给治愈病人的使命。良善的撒玛黎亚人接纳并治愈躺在路边的受伤者,他不作声地成了天主的爱的见证。
不能独立,就不能更好的服务他人,不能更好的把他的堂区,他的教区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不能独立就不能更好的去传播福音使更多的人接受福音的喜迅。
因为许多人虽然非常有钱、有势、有学识,但如果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骄傲与偏见,那么主的平安与福音就难以进到他们的心中;而许多贫困可怜与学识浅薄的人,因着他们的谦卑与开放的态度,他们透过聆听、学习及生活的体验,
1661年潘国光神父著《圣体规礼》,论圣体圣事的信条和领圣体的仪式及附图说明,《瞻礼口铎》是一年中各主日和大瞻礼日的福音经和诠释《圣安徒肋宗徒瞻礼》本瞻礼日的导言。
多少本圣经、福音、祈祷经文和玫瑰经,陪伴着移民走过荒野、河流、海洋和各大洲边境!
福音记载:他在极度痛苦中,祈祷越发恳切。祈祷是获得力量和慰藉的主要泉源。天父,当我们所遭受的压力与生活中的苦爵相冲突时,愿我们有勇气向祢说:父啊,求祢不要随我的意愿而要按祢的旨意。
台湾的基督新教比天主教要有活力,在宣传福音方面也更具有多样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现代化传媒的特点,在光怪陆离的不夜街道上制作了许多醒目的圣经标语,给人在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吸引人们去注视和阅读这些圣经金句
学了神学之后,尤其是学习了圣经以后,感觉这些道理似乎与福音中耶稣所宣讲的天父格格不入。在福音中,耶稣所宣讲的是慈悲的、无条件爱我们的天主。
同样,他也用了很长的时间默想福音,让耶稣的说话和榜样浸润他。他期望这圣言最后能改变他的心,就如水滴常落在同一的地点上,终能收到滴水穿石之效。不久,天主的圣言将要召唤他,且让他上路。
教皇在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一些中国城市的街道以利玛窦的名字命名,向这位西方传教士表达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