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在伦敦进修的陈孟利神父在他的纪念文章曾经这么写着:苏乐康神父绝不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他最不喜欢人家把重点放在他身上。
下午代表们再次在祈祷的氛围中,依次选出总参议:胡晓哲、刘娟利、吕敏琴、马磊。
在我们只利用了6个安全出口的情况下,不到两分钟,所有的人全都疏散出去了。在演练时,报火警、向宣武区政府汇报情况等等,所有程序我们一点不落地全完成了。奥运期间,我想我们同样能保证这样的速度。”
下午四点罗马阴雨,教宗乘着以透明玻璃为顶和为边的大型白色礼车来到西班牙广场,受到无数罗马市民的夹道欢迎,罗马教区代理主教瓦利尼枢机和罗马市长阿雷玛诺代表全体市民在场迎接教宗。
保禄曾清楚地说:“你们每次(在弥撒中)吃这饼,喝这杯,你们就是宣告主的死,直到他再来”(格前11:26)所以,弥撒是十字架上流血祭祀的重现,这是教会在脱利腾大公会议所声明的道理。
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希望和信心美国德裔神学家普勒·泰利奇(PaulTillich)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时间和地点的差距越来越小,但人内心的孤寂却越来越强烈。
1937年,在辽宁抚顺的玛利诺会修女正在照顾中国孤儿大量弃婴出现的原因和救助农村出现大量被弃婴儿,田头地边、墙角树坑,经常可以见到。
授课老师以北京教区的神父、修女为主,同时也邀请其他教区的知名教授前来授课,如献县教区的旧约圣经博士戎利纳修女和信理神学硕士田春波神父等(二人均为河北神学院教授),师资力量可谓雄厚。
曾经让我们应常欢乐的教宗方济各在2015年1月18日马尼拉黎刹公园主持近700万人参加的大型露天弥撒前,一边抚慰泣不成声的12岁小女孩利则拉·帕洛玛,一边对在场的人说:她甚至无法用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