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圣言始终如一:在阐述主耶稣的教导时,常能划到更深处,循循善诱,让人感悟;在批评时弊时,委婉而坚定,发人深省;在规劝人时,以基督、宗徒和历代圣人的话为依据,旁征博引,找出病根,给予厚望,让人警醒、反省并充满新生的希望
诗人才如同重获新生一般,搂着他亲爱的妻子,连连向天使表示感谢,因为他觉得他终于找到了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其实幸福没有严格的定义,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的。
基督徒的忏悔补赎是天主圣神赐予的一种德行,因着这德行,人能将自己的生命托付于上主,接受与祂同受苦难,因而参与到基督的新生命中,把自己交付于十字架。
而人生的这个季节,我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远大的抱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步入了憧憬已久的大学,开始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参与研究的社会学家包括澳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郝志东、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陈慎庆及讲师谭翼辉,以及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郭文般。
9月12日下午,教宗在德国巴伐利亚邦牧灵访问行程中,在他昔日讲学的里根斯堡大学向学术界发表演说。演说的主题是《信仰、理性和大学:记忆与反省》。
马相伯回忆道:“当时蔡孑民先生在南洋公学任教职,要跟我学拉丁文,我告诉他:拉丁文在西洋已成为骨董,大学而外,各学校都不太注重,中国学者更没有学习的必要。
1915年10月,年轻的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现一本作者名为“天主教司铎黄伯禄斐默氏”的《集说诠真》(上海慈母堂藏版),于是在日记中记道:“此书盖为辟多神迷信之俗而作。
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精神性、健康和宗教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艾尔特梅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所有人都在涉及生命以及生命给予我们的东西上有着这些基本的、深深的信念。
今年4月3日(圣周二),位于韩国首尔西大门区的明知大学的大礼堂里,出现了令人感动的场面:68岁的大学校长郑根谟率领55名教授用脸盆接水,为即将走向社会的3500名学生举行洗脚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