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的存在本身若不以天主圣三的生命为目标,教会的生活若不以天主圣三的生活为自己生活的原型,那么她就不再具有任何奥秘,不再作为奥迹。
《若望福音》中耶稣说过,“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同一部福音中还说,“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耶稣召叫若望、雅各伯时,他们有父母,有渔船,有雇工,他们都抛弃了跟随耶稣,这是奉献!伯多禄也有渔船,他已独立谋生,又娶了妻子,耶稣一号召,他就抛弃上述的一切跟随耶稣,这是奉献!
可敬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也曾这样说:司铎们的生活本身,那种无条件地献身给天主的羊群,对主和对祂教会爱心服务的见证──以满怀希望的心情及复活的喜乐,自由地接受十字架所标示的见证──以及兄弟般的团结和向普世福传的热火
1983年圣诞节前两天,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到监狱探望杀他的凶手阿贾,并宽恕了他。我儿子死了,不能原谅就像癌症1993年2月,对于玛丽而言,无疑是生不如死的生命节点。
愿我们效法她,身披信德、脚踏软弱、以望德为冠冕。3「她胎中怀了孕,在产痛和劳苦中,呼疼呻吟。」背景解释:这句象征“救恩的临近”。玛利亚在孕育救主的过程中,虽然是无原罪的,但仍参与了救恩的痛苦。
它迫使人作出抉择(参:若3:19-21),因此福音常导致信仰上的张力、冲突与分裂。这不是基督主动制造冲突,而是福音真理的本质引起两极反应。
我当时就有个感想:如果没有教会的存在,她可能已经饿死家中或在大街上乞讨,若没有教友的关心,她可能会孤独地死去,连她相依为命的两个儿子都会饿死。她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同去的教友告诉她是神父来看望她了。
’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正如所记载的:‘传布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美丽啊!
顶部是一幅天主圣三和圣家三口的壁画,天主头上发出耀眼夺目的金色光芒,圣母与圣若瑟深情地望着圣子耶稣。祭台的右前方有圣若瑟与圣女小德兰的祭台,圣若瑟是我的主保,每当我看到他,都会感觉到一种父亲般的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