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圣维雅内本堂神父诞生150周年的机会上,教会召唤它司铎,重新发现司铎人数的众多,同时也要重申所有领了洗的人都负有传教使命。
司铎们也应借着圣神的推动,借着在教会内的服务和宣讲,使许多人归主,触摸到他们生命的来源和归宿,喜获新生,得到更丰盛的生命(若10:10)。
天主越在我们内发现他自己,我们就越能如实地在我们祈祷时把我们自己呈现在他面前。但是同天主交谈真是这样:祈祷就是在实现和加深我们同天主的亲密结合。
前两年电影《耶稣受难记》让大家内心都疼痛了一场,但是无论我们如何去拜苦路,如何去默想、如何去分担,人子之行永远是我们不能堪当分享的。
退休多年的韩教授在堂内神工架办告解。他近日就要起程赴美去女儿家旅居,行前他妥当办了告解。老父亲到美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洋彼岸,韩教授的女儿兴高采烈地为老父亲整理房间,做着迎接工作。
她们是在墙壁剧烈摇晃的情况下被惊醒的,那种场面我们谁又能想象得到……第二天,神父带我们了解西和堂口的一些情况:此堂名为耶稣圣心堂,建于1903年,墙上的壁画至今仍非常清晰,但是由于5·12特大地震,堂内的墙壁局部出现了裂缝
令人欣慰的是,教会内不乏许多热心、忠诚、以天主的光荣为目的,以基督的精神为榜样的圣职人员,他们是基督的牧者,是教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天主教会的希望。(注:编者做了部分删改,全文完)
理所当然,这是宗教界、佛教法师们的份内之事。然而,在此之外,我静心想想,其中似乎也有些事情、问题值得反思。
基督徒的生活,自始至终是一个“在圣神内”与基督“合一共融”的生活。远离这样的生活,现在活着的就是我们个人,而不是基督。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并没有什么世俗与神圣之分,使之分别的是人的心。
2007年9月1日“信德”第三版,刊登了主内梅乘骏的《中国古书中天主教信条的痕迹》一文,非常精彩,笔者也来谈谈中国古代的天主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