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当我们讲神学本位化时,一定不仅仅只是包括宗教对话学、文化比较学那么专业的研究,或是看看儒家经典或佛经与圣经的异同。一切神学的反省无非是将人的现实处境延展开去,以期和造物主相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对《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一书作了这样的评价,即与前人研究的最大不同,就是刘国鹏博士恰逢其时,赶上了罗马教廷2006年对前教宗庇护十一世执政时期(1922
无论是指我们的旅程,还是指她的宗教氛围和建筑,甚或是她的人文,都让人回味悠长,美好甘饴。带领我们展开这爱之旅程的是我们可敬可爱的安德肋神父。神父,意即精神和信仰的引导者。
但是,叶先生用宗教般的热诚来创作,和他信哪一个宗教关系不大。他说:信仰天主,或者释迦牟尼、玉皇大帝,或者老天爷都可以。问题是要真信,真信就有热情。
以下是这个采访的对话实录。 (华姿,中国知名女作家,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
誉满天下,质朴淡定经过十年浩劫的磨难,上世纪80年代初,包括我们万县教区在内的全国天主教会,得以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友们又能到圣堂朝拜基督圣体,参与弥撒圣事,聆听主教、神父的讲道。
但事与愿违,五四之后的1920年代,随着民族主义高涨,不论北洋政府颁布的《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还是后来国民政府颁布的《私立学校规程》,都特别强调,教会学校须由中国人管理,并不得以宣传宗教为目的
再者,爱虚荣和自恋、教义上的僵硬和礼仪上的唯美主义,在这些形式和方式中,俗化隐藏在宗教甚至是爱教会的表象之下,但实际上“寻求的不是主的光荣,而是个人的光荣与舒适”(《福音的喜乐》劝谕,93号)。
在“情书对话”里,任江峰把平时不敢说的,包括性的问题,和一些羞于启齿的事情,都坦诚地与妻子进行了交流、沟通,收获良多。“夫妇恳谈周末”之后的“恩爱圈”也让任江峰受益匪浅。
在发给萨科宗主教的唁电中,教宗方济各感念德力枢机的「崇高使命,促进与其他宗教信徒的互重、正义与和睦关系」;教宗强调了德力枢机对他的人民的伟大奉献,不忘颁赐他的宗座降福给那些为这位「受敬佩的牧者」的离世而哀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