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基督徒的天主
2025-04-09

而我们基督徒对天主的认识,却是通过耶稣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亲自接触;就如若望徒说:我们听见过,亲眼见过,瞻仰过,亲手触摸过的生命的圣言(若一1:1)。超越的天主与我们人非常亲近。

圣经问答(户一-二章)
2025-09-03

这些人都是各支派的首领,被称为“千夫长”,具有政治与教上的代表性。此举也显示出整个会众的参与与团结。4.问:各支派的男丁人数分别是多少?总人数有多少?

光荣与耻辱
2025-09-12

若望徒面对主耶稣的选择,他惊叹到,“祂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若13:1)。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83-86号)
2025-09-30

基督在最后晚餐中擘饼的行动,成为徒时代整个感恩祭的名称。这仪式显示,信友虽多,却因领受同一个生命之粮,即为拯救世人死而复活的基督,而成为一体(格前10:17)。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思想达到了极致,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

天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
2016-11-23

其三,也有些人将儒家教化。台湾学者王汎森提出过,“泛览明末清初的文献时,我们可以察觉到当时出现一种儒家教化的现象。”他举出了一些从晚明到清初的进士,如王启元、文翔凤、许三礼等。

耶稣真实而简朴的语言—— 有助于我们分辨某些诱惑性言论
2020-07-21

去年,在罗马耶稣堂举行的纪念圣依纳爵的讲道词中,前任耶稣会总会长倪民神父(AdolfoNicolás)说,方济各教宗的话像先知的话:有时候听起来显得严厉或不耐听,但如果你想向前迈进,并且以这种态度接受这些话

王艾明:本笃十六世对中国教会的神学启迪
2014-09-25

这里面深厚的因果关系要素中,必须连接1517年路德揭竿而起,1555年确立欧洲主权国家政治和法律框架中罗马公教会、德国和北欧诸国国家教会信义和英国国家教会圣公具有唯一合法性的《奥格斯堡和约》及其孕育着的即将在随后的三百年里重塑世界文明秩序的加尔文主义之外在的政治

特稿:从教会学角度展望中梵交谈
2017-02-10

按照教会法的规定,这七位当中,有三位经已由教廷宣布处于绝罚之中,另外四位亦处于「保留于座的绝罚状态」。

教宗:跟随耶稣使我们认识耶稣,光听要理还不够
2014-02-21

教宗以圣伯多禄为例解释说,当天的福音同时描绘了圣伯多禄徒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