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常驻舟山定海的石伯铎主教在定海十字路教堂内设立修院,首批修生12人。
积克又有时间去悔改,但死亡突如其来,不见魔鬼来收灵魂,他来到天堂门前,伯来禄不肯开门接纳,因为积克一生从来没有做过一件无私的好事。来到地狱门口,魔鬼气犹未尽,不肯接纳到地狱中。
圣经在《宗徒大事录》、《罗马书》和《格林多前书》等许多地方告诉我们,伯多禄和保禄及众宗徒们当年的福传是怎样徒步行万里路,途中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更不要说受尽羞辱、拳打、石击,甚至被迫害致死才换来千千万万人的悔改
(伯前4:10-11)第二,能否甄选学员,使培训更见成效。
耶稣警示我们,我们是地上的盐,要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正如他曾借雅各伯的口说过:谁若自以为虔诚……必须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的玷污。(雅1:26)盐有防腐和调味的作用。
(参路7:36-38) 伯多禄在犹太人面前三次不认耶稣,但当听到第二次的鸡叫时,他立刻想起了主耶稣的话,他是个直爽人,走出去就悔恨不已地放声大哭起来。
创造世界的天主同是召叫亚巴郎、向梅瑟启示自己名字的那一位:我是自有者…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慈悲宽仁的天主、富于慈爱忠诚的天主(见出3,14-15;34,6)。
今天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参加《三钟经》的信徒人数,跟昨晚的差不多,也许有八万余人。 不过,教宗今天谈到的,发动战争的范围,扩大至善恶之间的抉择。这是反对邪恶的「内心战争」。
他就是汉中教区好牧人杜伯铎神父,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在传教事业上,以模范的行动谱写着对主耶稣和教会的忠诚。
圣雅各伯宗徒说:“谁若在言语上不犯过失,他便是个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雅3:2)。圣若瑟正是因为控制好了自己的口舌,同样也控制好了自己的整个身心,从而成为诸德全备的“义人”(玛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