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肋路亚!
他们就与十二宗徒、玛利亚玛达肋纳、玛利亚撒罗默,以及玛利亚克罗帕一起前往医院,悼念圣伊斯梅里娅。该传说标志着信仰方面的转变。此前,圣人多是因流血殉道而成圣,较少是由于虔敬而成圣的。
在编年纪上第十六章7-43节记载当达味迎接天主的约柜进城,安放在会幕之时,他更分派专职音乐的肋未人,在天主的约柜前事奉、颂扬、称谢、赞美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在那里鼓瑟弹琴歌颂天主。
教宗继续说,上主复活的那个清晨,圣伯多禄以为有人偷了尸体,也向墓穴跑去,玛利亚玛达肋纳同样如此。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真实’的复活,不明白复活是我们从死亡走向生命的通道。
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图片你是谁?他明明承认,并没有否认;他明认说:我不是默西亚。他们又问他说:那么你是谁?你是厄里亚吗?他说:我不是。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耶稣受难前的祈祷和保禄前往耶路撒冷以前在米肋托的辞别,并提到受迫害和被迫逃亡的人,诸如缅甸的罗兴亚人以及伊拉克的基督徒和雅兹迪人。
耶稣在纳匝肋开始祂的使命时,走进犹太会堂,称自己被派来是为了释放受压迫者和俘虏,让盲者复明,开启恩慈之年,也就是开启宽恕和亲近上主之年,开通一条通往天主的道路。
这里再问:他们宣传的这位信仰中的基督是否是历史中的耶稣,是否与那纳匝肋人耶稣同是一人?抑或他们捏造了一个新的耶稣像呢?
教宗继续说道,这个乞丐遇到宗徒们后,“没有得到金钱,却得到了那使人得救者,即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伯多禄呼求耶稣之名,命瘫痪者起来行走”,他又握住他的右手,拉他起来。
我们在《肋未纪》中也看到这种思想,圣史玛窦熟知这犹太人的象徵,即罪过唯独藉着倾流的血才能得到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