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基督徒祭祖问题我认为它是一种习俗:民俗文化的认同。它是一种文化:孝文化的传承。
今天我们身为基督徒,尤其神父修女们,都应踏着他们足迹,继承他们的遗志,把福音传遍无信仰的地方。
聆听着老人一个个的感人的故事,让笔者对这样一位在平凡中用“爱”铸就伟大的基督徒,非常敬佩。但当四女儿李玮问父亲可否在“信德”上发表时,老人却摇头示意,我们选择了尊重。
我们集团也经常走访帮忙孤儿院,为遭难的地方捐款捐物,不管是哪里,只要是有需要的人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让别人因着我们的无私大爱认出我们是基督徒。
在聚光灯下,在热烈的掌声中,大家作为一名基督徒的荣誉感从未如此强烈。随着电视台的转播,小胡瞬间成了明星人物,人们纷纷议论和猜测她是从哪儿高价请来的“大腕”?
祂愿意我们都能够成为他人的“小耶稣”或“小圣神”,如此帮助我们活出“天主的肖像”,不但使我们“圣化”(这通常被视为圣神的工作),而且也使我们“神化”,成为“基督第二”(这通常是用来描述神父的——公务司祭职,但每个基督徒自领洗就分享了基督的使命
梁志忠的父亲虽为基督徒,却只是一个挂牌教友,梁志忠说:“父亲虽是老教友,但从来没念过经,一辈子没跟信仰挂上钩。”加之母亲信仰一般,孩子们也在没有信仰的氛围内长大。
建立天主的国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共同责任,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合作,不要受到诱惑,彼此嫉妒、不合和分裂。
「基督徒已经忘记,聆听的职分已托付给了他们,而将之托付给他们的那一位,祂自己就是最伟大的聆听者,他们要分担的正是祂的工作。我们必须以天主的耳朵去聆听,我们才能说出天主的话语。」
每个堂口或每个学习班,根据自己的堂口与班级的具体情况,拿出方案,落实《堂区关于“再建基基团重掀读经热”通告》的要求,使堂口内未有学习班的人员尽量能找到学习班或班级中长期不参加学习的人员尽量能回归学习班,开始正常的基督徒团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