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动了手术,手术结果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好,超乎我们胆敢希望的。虽然那是个极为复杂的手术,不过结果真是好极了。在我的驾驶座有着(现在仍放着)祈祷卡。
在罗马古老的石板路上,我常常看到一个宁静而动人的画面:无论是身着修士服的修道人,还是虔诚的教友,他们都在行走中手持念珠,默念玫瑰经。
编者按:德肋撒修女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她伟大仁爱的心灵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下面转摘的这篇文章来自社会刊物,足以表明社会各界对她的关注和怀念。
前言前几天,拜读李镜峰主教的圣教礼仪的神圣与尊严不可侵犯(此文详见信德网,编者注)一文,感慨颇多。首先,在当今自由主义泛滥的时代,很高兴看到九旬高龄的李主教仍然坚守自己的神圣职责。
四、福传是基督徒的使命传播福音是教会的本质,作为教会的肢体,是每个基督徒不可推卸的使命。当年基督不仅仅派遣了十二宗徒,也派遣了所有愿意跟随他的人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
因为真正地奉献是在感恩经中举行——基督徒是以基督的圣体圣血、生命之粮、救恩之杯,及我们的生活作为呈献给天父的祭献。现在所称预备祭台及礼品的部分,则是准备感恩经中的奉献而已。
撰写这封信函的目的是为实践“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讯息提供具体的指示,强调“不治之症绝非无法护理的同义词”,末期病患有权得到接纳、医治和爱护。
为了进入到教宗每日经典言辞与属灵话语背后的故事,斯巴达若神父(Fr.Spadaro,SJ)在2016年的一次对方济各教宗的采访中,直截了当地问道:“圣父,您的清晨讲道的秘诀是什么?”
教宗再次提出,“应把花在武器和其他军事开支上的钱用于设立一个世界基金,以最终消除饥饿,促进最贫穷国家的发展,使这些国家的居民不诉诸暴力或欺骗性的门道,不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寻求更有尊严的生活”。
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他描述了他40年的使命,最重要的是培养神学生,陪伴他们进行精神辨识,在静修中讲道,以平静而温和的方式见证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