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不是基督徒,但也不算是异教徒,因为在中国虽然有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有深入民间的佛教,更有佛道一家的会道门。
对这个问题,教宗表示:作为上主的门徒,我们又多了一项使命:那就是做传递耶稣的爱的‘渠道’。
答案主要有:苦难与救赎、标记、苦刑具、记忆耶稣的记号、由苦刑具变为打魔鬼的工具、耶稣在十字架与十字架上的说话等。
这封文告的标题取自玛窦福音第九章第三十六节:“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文告开始便说:“四旬封斋期是内心走向上主的良好时期,上主是仁慈的泉源。
门徒们在失落与痛苦中度过了耶稣死後的三天。到了复活主日的清晨,那跑去坟墓打算为耶稣涂抹香料的妇人依然愁容满面,看见坟墓之石被挪开後更加忧苦。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住她:女人!你找谁?你哭什麽?
这头摇摇晃晃的小骆驼会耽搁大家的。”“不,我不会的。”小骆驼说。当然,那个官员一个字也听不懂它在说些什么。骆驼主人把官员要的骆驼排成一行用绳子连起来。
他们绝望地说:没有人会帮助我们,因为天主已把我们出卖,交於他们手中,叫我们饥渴而死,都倒毙在他们面前。现今你们就叫他们进来,把全城交给敖罗斐乃的人民和大军,任凭他们抢掠(友七25-26)。
教会是藉由信仰而形成的团体,是信仰耶稣为天父派遣来的那一位的人们走在一起而形成的团体。信仰作为教会的生命,通过教会一代一代地传扬开来。信仰是我们聆听天主召唤的必要条件。
因为人们现在可以走出中国,大多数人喜欢到香港或中国以外长达一个星期,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眼界会打开,他们当然会有更高的期盼。
既然今年适逢教友年,大家不觉会问:「究竟我们还需要多做一些甚麽善工,以配合教区教友年专责小组所推行的牧民计划?」多年前,我的一位美国朋友,也是天主教学者,告诉我:初期教会团体应是后代教会团体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