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署支持主教团和教友团体举办推广信仰培育工作。
这是由天主教教友组织圣埃吉迪奥团体策划召集的第二十一届为世界和平祈祷聚会,这样的聚会以亚细西精神为路线。
这位世界之光学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亦激励年青人,跳出自我及团体小圈子。初萨主教问道:“若你们从未跳出自我,基督徒又怎样合一呢?”他说:“你们来到这里,是好的开始。
他们通常向基督徒、团体及个人捐赠这些书籍,并无计划维持持久的供应。」他指出,最初的蒙古文基督教小册子是于1992年出现,内容涉及堕胎问题。
“令人不解的是,监狱的门因主耶稣的力量而打开,但祂却难以进入基督徒团体的家门。那扇门认为祂是鬼魂而不给祂开。许多时候,我们的团体没有学会这种开门的智慧。”
包括圣艾智德团体和意中基金会的工作,大家的对话都努力在互相合作、交流、谅解的基础上进行。尽管我没法预见会有什么效果,但这种交流对话,我相当满意。
幼年的伯尔纳德追求和探索信仰,她选择放弃继承父母的遗产,并加入了小姐妹友爱会。该会于1939年在撒哈拉沙漠成立,总会院设在罗马。姐妹们在人群中过着默观的生活,确切说效法耶稣在纳匝肋的工人生活。
修会会士是先知,是选择跟随耶稣,效法耶稣服从天父,度贫穷、团体和贞洁生活的人。在这层意义上,圣愿不能落得如讽刺画那样的下场,否则,举例来说,团体生活就成了地狱,贞洁就成了单身汉生活的方式。
其次,我们的“给予”是基督的救恩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即是基督徒的生活,这生活特别包括谋生的辛劳,工作的耕耘,对别人的关注、祈祷及团体的爱德等,生活的“给予”不在乎生活上的丰功伟绩,而在乎心意,真诚及在天主面前的真我流露
教区的主教、神长们,不但是教会团体的首领,也是属下人的父亲,要努力营造这教会之家爱的气氛,使在这教会中生活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