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耶稣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而赔上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谷8:36)我们人应该活着,人生应怎样度过?我们不求增加人生的长度,只求深度人生。
这一章论述了信仰与建设公益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信仰是为众人的益处,是公益。信仰不仅为永生作准备,也帮助我们建设社会,好使我们走向希望的前程。
圣召将我们带向服务,服务是为了教会这个身体的益处。 问:教宗方济各表示,教会是阴性的,是新娘,是母亲并生育天主的子女… 答:是这样,生育天主的子女。
一切坏话都不可出于你们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说造就人的话,叫听众获得益处。(弗4:29)25.不要养成指责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在尚未弄清事情原委之前。
就像《师主篇》中所说的:因着爱德所做的事情,虽然是很微小的,也有大益处。因为天主不看做的事情大小,只看做事情的用意如何。谁的爱情大,就是做得多。事情做得好,就是做得多。
我认为,最简单也最真实的解读,乃是集中力量宣讲天主的爱、祂的仁慈、祂关怀众人、祂愿意所有受造物获得益处和救恩。人们听懂了教宗说的话,他们能听懂也是因为教宗说话时伴随着有效的举止和朴实的言语。
他年轻时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却因着“你纵使赢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于你有何益处”一句话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若一2:16)况且,“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或赔上自己,为他有什益处呢﹖”(路9:25)而从我们每个人的灵性角度来看,帮助我们身外的每一个人,都是帮助基督,都是给基督的爱作证,都是对我们自身灵性生命的提升
经上说:“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难道这信德能救他吗?
他勇敢明了地捍卫了信仰与理性间的和谐,甚至信仰和理性的相互需要,正是为了使今天的人类获得益处:一个仅简化为自然科学标准或实证主义的理性理念无法回应今天人的巨大需求,回应为人类素来是基本重大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