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初叶,梵蒂冈教庭派遣34岁的主教“多罗”来华,以捍卫纯正的信仰为名发布谕令,“不能用上帝”这个名字,要用拉丁文“徒斯”(DEUS),教堂不许悬挂“敬天”一类的匾额,不准敬孔祭祖,不能称许中国古经等等
就如圣奥斯定所说:“虚中之虚,万事皆虚,我的天主,我的天主,除非找到祢,我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如今这句名言,为马宝刚来说,已不是一句理论,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经验。
周守仁主教在晋牧前,接受麦冠达神父主持的《麦神问号》节目访问时,道出他对自己、对香港教区及年轻人拥抱多元、和而不同的愿景:以圣人斯德望作为主保的周主教欣赏圣人的勇毅精神,富勇气去宣讲天主圣言,他渴望拥有这份恩宠
教会训导:教父圣奥斯定解释此段为“天主三位一体在旧约中的图像”(DeTrinitateII,11),强调基督信仰并非违背旧约,而是其实现。「亚巴郎举目一望,看见三个人站在对面。」
祖父死后被梵蒂冈追封为文森蒂斯·英爵士。多年后我父亲也被梵蒂冈封为爵士,称为英格那蒂斯·英爵士。
一、引子二十多年前,一个笔名叫阿坚的诗人云游中国,不经意间来到了内蒙古的一个小地方——望爱村,一下车,他就像《艾丽斯漫游仙境》那样被眼前的世像所陶醉——这是一个笃信天主的村庄
宗教实践中,在根本性宗教领域,像西方人一样,中国人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在辅助性宗教领域,则像西方人所误解的那样,是实用主义的,是不够虔诚的。斯皮罗认为,宗教信仰有适应、整合、认知三项重要的功能。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著名神学家孔汉斯指出:没有各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各民族间的和平;没有各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各宗教间的和平;没有各宗教间的研究,就没有各宗教间的对话。
其实,自从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万物辨认洞察出来(罗1:20)圣奥斯定说:万物虽然美丽却是可变的,除了那不变的至美主宰外还有谁能造了它们呢?
所以,圣奥斯定说:我理解,是为更好地信。如果具体到耶稣基督和圣经的关系的话,圣热罗尼莫说得更直接:谁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这句话虽然比较不受听,却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