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以动听的乐声和迷人的舞蹈,将美好与欢乐带给周遭的人。教宗良十四世在念经前,首先向他们致以问候。在善牧主日,教宗良十四世解释了选自《若望福音》第十章的主日福音。
同时,大公运动与同道偕行之间紧密相连。他向在场的代表团保证,他承诺跟随方济各教宗的足迹,“促进天主教会的同道偕行幅度”。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
那些在祂的爱中生活的人,就像与葡萄树连接的枝条(参阅若15:1-8),与基督亲密,结出更多的果实。请留在基督内!这就是说,与祂紧密相连,在祂内,协同祂,并向祂倾诉。
3不同的“灵修”,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有人能给身边的人不断赋予活力、爱心和希望;有人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与毁灭。我们是愿意带着健康慈爱去生活,还是愿意带着苦毒与病态生活呢?
让我们前去与耶稣相会吧!我们将在天主的喜悦中庆祝基督的复活。教宗解释说,在四旬期内,教会以天主的名义,再次发出悔改的呼吁,呼唤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悔改不是一时或一年某个时期的所需,而是终其一生的努力。
教宗再次勉励信徒每天阅读福音,与上主对话,哪怕仅仅10分钟也行,而别把时间浪费在看肥皂剧或听邻居的闲聊。望德的核心是什么?是注视耶稣。教宗从当天谈及望德的《希伯来书》展开讲道。
这几天,教宗方济各在拉丁美洲牧灵访问中发表的讲话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评论与反响。除此之外,教宗在返回罗马途中与随行记者的问答,更涉及一些引人深思的议题。
二、问候的手礼仪开始,神父通常向会众伸开双手,同时说:愿主与你们同在!此问候词向会众表明:基督临在于此聚会的团体中,他是此聚会的主人。
五月廿四日,星期二,这一天是圣母进教之佑的礼仪纪念日,她在上海的佘山朝圣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心敬礼:普世教会在这一天与在中国的教会一起祈祷。在那里就如在其他地方,基督活出了他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