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耶稣救恩的人,不再受困于罪愆与悲伤,内心也不再空虚与寂寞。跟随基督,喜乐永随。教宗方济各以这段文字作为他的第一个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的开场白,这篇劝谕旨在阐明教宗方济各对于现代教会的具体想法。
1964年尚美珍嫁到了涉县南郭口村,此村没有一家信教的,周围也都是白点村,结婚之前,父亲对她说:嫁过去之后,你要好好念经,立好表样,处处体现出你是一位基督徒,要知道,你升不了天堂,我也受牵累。
多么善良而又可爱的老太太,愿天主降福她。露德的地下教堂晚上九点钟,我们又一次下山,去山洞前参加烛光游行。
我能感觉得到天主时时处处在引导着我,在我的内心对我说话,格林神父说:天主必须走向人,只有他能越过创造者和受造物之间无底的深渊,这正是天主在耶稣降生成人的奥迹,以及每一位真实与他相遇的祈祷者身上所做的。
第八端:为义受迫害者乃真福这里的义就是指公义的义,当我们时常说伸张正义、主持公义的时候,你往往会受到排挤、受到迫害,也许我没达到一个这样的地步,也许我没这么伟大,迫害亦可能讲得太严重,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
王华英说:“连耶稣基督都说‘他来不是为受人事奉,乃是为事奉人’,我们这些草木之人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老教友们发挥余热,把晚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会,同时,在这奉献中也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因此他在最后晚餐厅中为他们祈祷说:「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
5.归全之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身,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不敢忘孝也。孟子曰:事孰为大?
复活的主耶稣再不受物质的限制,来到了门徒们中间,安慰他们,赐给他们平安:“愿你们平安”(若20:19-31)。
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因为上主许诺过,祂会与我们同在,并使我们融入祂渴望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和在整个受造物的“心”中要完成的救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