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刚开始一起合作工作时,我们与罗耀拉大学牧职研究所的其他同事和学生一起商讨我们正在尝试的某些有关成人交流的风格问题。当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士走进了房间。
“儿童并不期待父亲的答案,当父亲开始回答时,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儿童所希望的,是父亲的目光看着他。答案并不重要,只要父亲注视着他才要紧,这让他有安全感。”
在这两种情况下,问题都是最初扭曲了天主的形象。自亚当和厄娃以来,人类一直倾向于认为,天主是一个霸道、专横的角色。因此,要重新发现天主是“我们的父”、重新理解要肖似祂,是整个四旬期皈依之旅的核心。
关于本笃十六世的引退,罗德里格斯枢机表示,这个问题只是在枢机咨议会上提到,至于教会法典关于一位教宗放弃其牧职的情况,应更广泛地予以规范,法典的相关条文也需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
困于众口难调,这似乎将是一个永远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然而,在格雷厄姆∙法梅洛[1]的眼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语诗人是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2]。
费劳枢机说,已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处理与圣髑展有关的问题。该委员会由男女平信徒、修女和神父组成。
《旧约》对这个问题也未能给出答案,只有“在末尾才有一些关于来世的表明”。此前,以色列人与周围民族的信念没有区别,认为死亡永远终止了生命,无论善人和恶人最后都要进入一个“万人坑”而了却一生。
虽然说谦恭是对话的一部分,可这不仅是‘礼貌’的问题,换言之,这不是‘有教养’的标签。不是的,我们在这里谈论的谦恭不是这件事。
这一两年因为写祈祷程序,把礼赞、诵读和弥撒本不知翻了多少遍,也请教了国内教会礼仪专家,在此想把一些礼仪问题与大家分享。
接着,教宗用保禄六世在那道劝谕中的提问,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回答这三个基本重要的问题:‘你相信你所宣讲的吗?你根据你所相信的度生活吗?你宣讲你所生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