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怨魂诉冤前面几章零零散散写到人的肉体可以腐朽,但灵魂不灭;人、鬼虽阴阳相隔,但量子可以超越时空相互纠缠;鬼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含恨而死的冤魂屈鬼,势必有惩恶追凶,报仇雪恨的冲动;梦又是阴阳的通道
因此,我们应在圣神的启迪下参与礼仪,以信德来陪伴我们的救主走祂的苦路,始终谨记祂的苦难的伟大教导乃是生命战胜恶神的楷模。
首先,在教宗方济各的训导中总是将与上主的相遇置于中心地位。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
从上周五开始,这些要理教员在罗马参加要理教员禧年活动,通过祈祷省思活出慈悲:正义与慈悲的主题。活出并宣讲爱的诫命,超越只重外表的睁眼瞎和世俗的悲伤,前去关注穷人。这不是福音的附录,而是福音的核心讯息。
近些年来人口大幅流动,数目众多的东方礼信徒来到拉丁礼地区。这种新情况引发了许多牧灵和法律上的问题,唯有藉助适当的法律途径才能予以解决。
事实上,这逾越奥迹对于身为基督徒的我们来说,影响我们的生命最为深远。基督徒的信仰告诉我们要不断深思默想和清楚认识的,就是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
它们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存在的,而且无数次被事实应验着,这些感应当与现实巧合的碰撞在一起时,不禁令人惊叹这些感应的神奇。对于这些奇巧怪异,如今的科学家们往往想到了神奇的量子力学。
眼前的景色固然优美,但走马观花式的行程,让我的感受更多停留在建筑的壮丽和艺术的精湛上,仿佛只是看到了亚西西的“外衣”。
(九)愿减己龄,延寿祖母人生在世,最难过的是生离死别。每一个友人的去世都会使我们感受到深刻的痛苦,因为我们感觉到在死者身上具有某种不可言传,唯他独有的本质,因而他的去世成为一种完全的、无法弥补的失落。
这件通过礼仪和传统流传下来的事件,代表天主对人类最深刻的和最彻底的爱之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