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中,内有疾病的煎熬,外有死亡的威胁,除了监禁、拷打以外,还有乘船遇险,遭遇盗贼,被同族人仇视,为外邦人追杀,一路舟车劳顿、危险重重、备尝艰辛。面对这一切,保禄说:“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他与一个同校长有着亲戚关系的女教师发生了争执,进而升级为“顶撞”,可他死不认错,教师生气欲拉他到教室外,可她哪是大弟的对手啊,两人很快地便扭打在一块……这件事震动了学校高层,校长召开全校大会
显然,这种态度揭示了同天主建立的不是真正关系,其后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天主的肖像,就如福音比喻中的浪子那样,以为远离了父亲的家就能实现自己。”领受圣神的恩赐就是说要明了依照圣经所度的团体生活。
(默5:1—10)圣经不但适应各人所需,也改造人、变化人,使人符合天主所愿,圣言能同化食他的人。这个意念在先知们被召的片段中,清晰可见。
1219年,方济各获准前往埃及同穆斯林苏丹见面。教宗特别强调了圣人生活中的这段经历,即基督信仰与伊斯兰对话。只带着信德和谦虚的个性为武器的圣人,进行了成效显著的对话。
与圣方济各和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相遇唤醒了她的心灵,她明白只有同天主在一起,生活才是真生活。教宗进而向今天的人说,天主有无数种方式向我们的心灵显示他的临在,他的存在,他认识我,爱我。
其他门徒回应道:我们也同你一起去(若廿一3)。教宗说:他们似乎倒退一步,伯多禄重新拿起他曾为耶稣而放弃的渔网。
因此,诵读日课,作时辰祈祷亦是执事灵修另一个关注点,而这在教会内共融的灵修渴望,同司铎的灵修却没有太大的分别。
但复活的身体确实也是「光荣的身体」,与在世的身体虽是同一个但又有所不同,(有如大树与种籽之同一和不同)。
那三百年教难中在斗兽场中被狮子所吞噬的致命圣人们、那文艺复兴时教会建筑和艺术的奇花异葩、那不久前牵动世界人心的新老教宗......所有这一切,都使我流连忘返、感叹万千,恨不能一下子将它们全部记在心里、印在脑中,留待以后自个回味或同别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