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为「迈向救恩的泉源」的会议,邀请了两位枢机、两位总主教、六位主教,以及来自法国露德、葡萄牙法蒂玛和意大利帕多瓦多个国际朝圣地的主管和院长,约百位代表参加。
20世纪,基督徒灵修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耶稣会的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神父提出:通过这世界万物的爱和敬畏态度而与天主相遇。范特勒主张,追求真理既不能脱离对爱的寻求,因为两者的主体都是天主。
论坛合办方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魏德东博士主持了开幕式。 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陈红星博士认为,慈善、公益与宗教联系密切,这是宗教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怀着信德跨越圣门,意味着进入“慈悲与宽恕的时期”,好让“不叫人蒙羞的望德之路”得以向每一个人打开(参阅:罗五5)。这位总铎疾呼:“我们现在极其需要希望!
以下是首届福传工作坊的新闻链接http://www.chinacatholic.org/News/show/id/39020.html宁晋边村德兰会刘存芮修女:听了这几天的分享,看到神长教友们的福传热火
那一年——1923年9月20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天,在黄河岸边一个名不经传的鄂尔多斯小淖村,一个婴孩呱呱堕地,他的诞生将是这个蒙福的小村庄的第14个传奇。
在修院陶成的日子里,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那是我们一起高兴的时刻;劳动、修建家园,那是我们共同付出的时刻;争辩、争吵,那是我们加深认识的时刻;念玫瑰经、日课,那是我们共同勉励修德行善的时刻;准备期末考试
吴神父根据教区精神,和任丘献小征堂区,史庄堂区的本堂商议后,决定成立合唱团,并由王晓茹老师每天晚上前往不同的中心堂口教授音乐。
而这一切,都在这座静谧的小墓园中沉寂了下来。作为一名传教士,利玛窦神父把一生献给了中国,献给了天主的事业,也为今后的传教士做了榜样。
一位名叫小悦悦的两岁幼童,犹如一张道德试纸,以自身的早夭,向中国人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夜鹰丸,能够让人对这样的死亡视若无睹,并跨过这具细弱无助的尸身,高谈阔论大发展的美妙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