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沙法特山谷是一个圣经和基督信仰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而这台弥撒也将是教宗这次圣地朝圣旅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
发掘出画像的豪华墓穴,属于一位罗马贵族妇人,她对圣经很熟悉。这墓穴可追溯到西元四世纪末期,那时正兴起对宗徒的敬礼,这名妇人选择这四位宗徒作为她的保护者。所有的画像均显示出虔敬的特征。
正如神父在弥撒中讲道时说的圣经里的一段话:“压折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熄灭。”天主爱我们,他不舍弃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主耶稣在努力找回丢失的羊,把他扛在肩上……
每到晚上,全家人都必须坐到这同一盏灯下开始阅读,可以读《圣经》,读课文或其他自己喜欢的书,找不到书读的孩子就得读托尔斯泰的手稿。教育的意义不全在内容,而是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刘国臣老人有6个儿子,都已成家,他常用圣经德训篇上的话告诫自己:“若子女不敬畏上主,虽然众多,你也不要因此而欢喜。”
2008年女儿开圣体,几乎每星期都到教堂参与弥撒领圣体,还在弥撒中读圣经。
加色丁礼巴比伦宗主教萨科(LouisRaphaëlSako)枢机在一封信函中解释说,这个标题取自《圣经》中关于约纳先知的故事。
教宗阐明,40这个数字在圣经里意义深远,特别是以色列子民在进入应许之地前流浪了40年之久。「他们脱离了奴隶的生活,并耗费了一代人的时间,历经千辛万苦,重建他们作为子民的身份」。
《玫瑰经》被誉为“圣母的圣经”,乃是名副其实的“义德之镜”,她不仅彰显了圣母的至贞至洁、无损无玷、极仁至慈、无限谦卑、仁爱良善、怜悯宽恕等美德芳表,也正是我们应当不断默想学习、效法实践的光辉典范。
这实际上就是默想圣经并理解什么是自由,自由并不是做一个人随心所欲的事。“这包括说‘是’,就像玛利亚一样。”枢机解释道,这讯息再次明确地向年轻世代说:“看,天主也为你们所有人制定了一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