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的时候,县宗教局领导来查看灾情,把我们接到了地势较高的县城招待所。”万州的副主教冉神父说,“洪水来了之后,当地停电、停水、停气4天多,局部地区7—9天。我们当时无法和开县的两位神父取得联系。
可是,好景不长,悲从喜来,孩子二周,就得了一个无名怪病,跑遍全国南北求医问药都不见效。婆母整天烧香拜佛,求巫占卜,折腾的家马上就要一贫如洗了,你说论谁不心急如焚呢!
若瑟赫忍斯基神父说:穷人的生命是恩宠的泉源,因为是穷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及缺乏信任的生命情境中,向我们提供了信仰应追求的目标———透过穷人来表达对基督的热爱和见证,进而接受由福音带来的恩宠。
铎品是借着圣事而进入的,这正意味着:经由完全奉献自己给基督,让基督来支配我,让我来服务基督,跟随他的召唤,既使这与我的自我实现和受到敬仰的渴望相违背,也在所不惜。
要使这个动作成为具体真实的,身为父母亲的首先必须努力深入认识自己的信仰,以祈祷、经常办告解和勤领圣体来强化自己的信德火焰”。
因为这个工地上,除了老女人,实在没有其他什么人来。 有一天下雨,工地停工。表弟和其他的工友到四周转悠。他在工地东北角发现一处窝棚,而窝棚里住着的,竟是那个拾荒的老女人。
我想告诉她,不怕念来,只怕不觉,犹豫一会儿仍没说,因为这是不少先贤修心的体会。自己只是知道,却无体会。大姨很安静,她不仅从不和人说闲话,更不说人长短,而且还很喜欢安静。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传道员满面愁容地找到神父说道,经过她苦口婆心传教的一对年轻夫妇,终于在内心升起了对天主救恩的无限向往,一个主日天,第一次双双携手来到了教堂,在亲临其境的弥撒当中,有心将信仰的真实发生与他们理念中建立的概念进行一次完美重合
用心去聆听:一旦我用双耳聆听了答覆後,我的心也开了,於是伸出手来继续对话。若你们不对话,不彼此聆听,那麽部族意识便总会存在,如同侵蚀社会的蛀虫。教宗以现实生活为例,强调贪污者不会活得平安。
1952年岳母生了个女儿(就是我妻子),年仅22岁的她承担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抚养责任,全家七口人的做饭、穿衣、缝洗、织补全靠她一个人,那年代的家务全是靠手工来完成,可想而知,她是多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