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上海天主教与“世博会”的四次交汇
2009-12-22

博局也已经就此提出了有关设想。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牌楼的回归实际上也象征了土山湾历史的回归。

从历史深处看教会大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
2010-11-09

大学本身也在俗化,1914年,一位震旦的教师抱怨课堂上都是异教徒,没有人祈祷。到1924年震旦学生共392人,其中320人为非教徒;到了1930年代,沪江大学连神学院都不办了,一心一意搞职业化教育。

EWTN于澳门正式播放 亚太区业务主任:“冀以深入的天主教节目,让天主教徒更天主教”
2019-07-21

天主教会是普性的教会,如果能够交换本地消息与内容,是一定会更好的。要用EWTN的节目打动年轻人,容易吗?容易,也不容易。不容易的是他们的专注力可能较短。

辞旧迎新
2024-01-02

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友们在一起,我为自己是普教会一名天主教司铎而感到自豪。每次做弥撒,我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今天弥撒的最大特点是因为是元旦假期,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各地的朝圣团体特别多。

圣经中十个快乐的秘诀
2015-02-23

下面就是得到快乐的方法:一、祈祷之乐:圣经告诉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时第一要紧的事就是向祈祷。我的君王,我的天主!请听我祈祷的声音!

特稿:追忆上海王琳医生及其往事(一)
2015-03-06

2014年3月6日,当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获知上海教区医务室老员工王琳医生安息怀后,当地神长教友纷纷为其祈祷,一些外地的神长教友们也纷纷为其献祭祈祷。

感谢失物主保圣安多尼
2015-08-24

我们的教会,像慈母一样,为我们钦定了许多的保圣人,如大圣若瑟既是劳工保又是临终者保,圣鲍思高神父为青年人的保,圣女圣则济利亚为音乐保,圣老楞佐为穷人主保,等等,下面说说失物主保圣安多尼。

我所经历的梵二五十年
2012-10-31

渐长,自然而然内心有股力量,分辨正邪善恶,在十几岁的年少时期,寻找理想,又情归何处……当时,60年代,梵二以后,每日堂区有尔国临格单张,载有中文弥撒读经,对我影响极大;上的话是我步履前的明灯

信仰见证:珍妮的故事
2012-11-05

虽然我每日去圣堂,但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我的先生是印度教徒。然而,我们还是决定让孩子在天主教信仰中成长,每日必定去圣堂。他们都在天主教学校读书。我以为这是我对孩子们的责任。

新春特稿:基督徒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
2013-02-08

《出谷纪》这样记述了上在埃及国对梅瑟和亚郎的训示:你们要以本月为你们的正月,为你们算是一年的首月……这一天将是你们的纪念日,要当作上的节日来庆祝;你们要世世代代过这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