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却不如此,他虽为圣家之长,却对圣母和耶稣有礼有节,从不口出怨言、乱发脾气。在耶稣十二岁的时候圣家三口一同去圣城过逾越节,结果在归途中不见了耶稣。经过三天的苦苦寻觅,在圣殿中找到了耶稣。
步入繁华的家装市场中心,一处装修美观的二层建筑出现在我的眼前。门前正中高挂吴若石神父身穿祭衣双手拥抱世界的大型照片,吸引路人驻足观望,停下疲惫的双脚,体验一下这套世界顶尖的足疗反射按摩的神奇效果。
2004年我把家迁到石家庄,参与弥撒就在离家不远的谈固堂区,恰巧张老师也在该堂区,两人接触的机会于是多了起来。
玛利亚家也不例外。因此,她虽然很早便受到修会生活的吸引,却为了分担父母的养家重担,迟迟未能完成心愿。18岁时,她在南部一个小城任教师,与本堂神父一同创立了该城的首两间免费天主教学校,来与文盲弊端抗争。
1994年冬,西柳林为贺堂提前邀我去排练耿老师所作的献礼弥撒,同时训练该教堂军乐队演奏贺堂庆典用曲。
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进高耸入云的教堂,面向神圣的祭台时,首先当考虑的是今天我是否需要忏悔?
近三十年里,上海教区恢复、修建了大批教堂,现在大约有一百多座。不过,金主教生前也曾担心,有一天这当中的大多数教堂也会像今天欧洲的一些地方一样,教堂很大很雄伟却空空无人。希望主教的担心不会成为现实。
2014年国庆假期前几天,上海一国际堂区20人,当中有来自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委内瑞拉和上海的教友,由于被挂在教堂里的瓜达卢佩圣母画像深深吸引,一起踏上中美洲墨西哥的旅程,在圣神引领下展開一段探索和寻真的朝聖之路
“不见晚钟,尽显晚钟”,画面上,教堂不是主角,钟楼不是主角,避实就虚的大手笔,像极了中国绘画中那种常见的古人写意水墨画,运作巧妙,灵异闪动,我痴痴地看着,沉醉其中。
2000年10月份在修女带领下组成,没有固定人员,所有教友都可参加,规定每周一、三、五下午在教堂集合,然后小组组长根据情况分配出发,或帮患难,或做祈祷,或是陪伴工作,每组至少三至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