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杀不仅是伦理问题,尤其更是心理、社会、牧灵和宗教的问题。如果我们仅说明自杀行为是客观上应受谴责的罪,是道德上不允许的行为,结束此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不公道的。
(依7:14) 圣母领报时和天使对话时,玛利亚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路1:34)天神说:“圣神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将要诞生的那位‘圣者’,要称为天主的儿子。”
新同桌的成绩不太好,特别是我们要练习对话时,她的反应比较慢,还常常出错。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后悔和她一起,比起原来的同桌,她看起来不但对我没有帮助还影响了我的提高。
在这篇追悼词中,本笃十六世是这样提及迈斯纳枢机的:在最后一次与这位已回归天乡的枢机主教的对话中,使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找到了超脱的喜悦,内心的喜乐和对天主的坚信不移。
祈祷是和天主交谈对话,祈祷是灵魂的呼吸,祈祷是打开自己心门和天国之门的钥匙,祈祷是获得天主丰富恩宠的通道,还有人更风趣地说:祈祷,就是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仍有一条通天的路;只要你举目向天,呼求天主,天主便会使你如愿以偿
因此,你们可以知道我是多么重视经由对话的途径,来解决任何冲突和紧张局势,以便使每个国家,包括安哥拉,成为和平与友爱的家庭”。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对话。“老人家,您今年多大岁数了?”“92岁了,我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可好了。”“您有几个孩子?”“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媳妇,有孙子、有孙女。”“您常来教堂吗?”
(若6:25~26)这段群众与耶稣的对话中,耶稣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在信仰上的实用主义思想——有奶(饼)便是娘。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求“饼”甚于求“圣言”的思想确实存在,并且还不少!
这项改革依循着《你们去宣讲福音》宗座宪章的理念前行,其明确宗旨是:重振罗马教区公署“传扬福音和众议精神的动力”,使之成为“共融、对话和亲近的榜样,慷慨接纳,行事透明,为罗马教区在牧灵上的更新和成长服务”
灵修笔记显示,即使在自己享受神慰期间的默想对话中,也反复穿插了“祈祷有口无心”或无法投入的神枯体验。只不过自己以平常心挺过来了,没有在乎,或者不经意中战胜了神枯的捣乱作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