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像我们显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图景:基督徒们被基督宝血洗涤,但是由于深处于罪恶的包围中,不断的被罪恶所蚕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图景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基督名叫厄玛努尔,他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人的困苦甘甜,不能同情人之弱点的神,而是在各方面都与我们相似(希4:15)的没有把持神之尊位(斐2:6)的人,是与人同在的神:他经历过人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包括逃离
感恩祭——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赎我们的圣事——也是为感谢天主创世工程的赞颂之祭。
他只是以天主的圣言牧放天主交给他的群羊,以他的言行给教友作出效法基督的榜样。
教宗说,“天主是爱”这个课题不仅是圣使若望在福音和书信中的典型课题,也是整个基督宗教的一个“独特情况”,这也是基督信仰与其它信仰不同之处。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碑文上镌刻着景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贞观九祀,至于长安,碑文引用了大量儒道佛教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诠释景教即基督教义,讲述了人类的堕落、基督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同时也追述了景教在唐代中国的传播以及大唐历朝皇帝对景教的优待
,修士用两年的时间辛苦创作完成的70余幅《水墨圣经》画作,传递的信息都是我们信仰的内容、都是《圣经》的内容,一幅幅创意独特、栩栩如生的画作将宗教文化融入中国文化,给人一种崭新的宗教体验,同时,也必将为基督文化在中国本土的扎根与发展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基督的信仰告诉我们:天主是创造宇宙、人类及万物的大主宰,是爱的起初者,是爱的根源。(参见:创一章、智十二章)所以,天主是我们的“元始和终末”(默廿二13),是我们的起源和归宿,更是我们爱的归宿。
换句话说,耶稣的降来,是为了舍命成为罪人的赎价,使人得永远的生命,即天主荣耀的生命,也就是基督彰显出来的生命。人生的内容,就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2:20)。
教宗参加大公聚会(梵蒂冈新闻网)在基督信徒「寻求圆满合一」的旅途中,教宗方济各与「所有时常认为我们可以且应当做更多的人」共同感受到这份「健康的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