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厄玛乌路上的这两位门徒的经验也可以成为我们与复活的主相遇的经验。当主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掰开”时,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这才认出耶稣来。
祂提醒门徒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的兄弟姊妹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你们领受圣神吧!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你们存留谁的罪,就给谁存留”(若20:22-23)。
这种鼓励反映天主在我们信仰旅程中的承诺,也预示着基督对宗徒所说的“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玛28:20)。问4:梅瑟为何要“书写法律”,并吩咐定期宣读?
耶稣在《玛窦福音》10:37中也说:“谁爱父母过于我,不配作我的门徒。”问5:这样严厉的律法是否过于残酷?答:从新约的角度看,这些律法是旧约时期以色列人对信仰纯洁性的保卫措施。
这个动作类似后来《玛窦福音》记载的比拉多洗手的举动,但这里是真心悔改之象征,并非卸责。祈求天主赦免他们民族的罪过,是一种集体悔改。
(玛六19~20)3.最大的贫穷,莫过于不认识天主。教宗方济各在《福音的喜乐》宗座通谕中提醒我们:「穷人经历到最严重的歧视是缺乏灵性上的关怀。
你们先寻求天主的国……(玛六:33)。以追求天主的国和天主的义德为优先,唯有不断地追求以基督居首位的生活,夫妻才能有真正合一的基础。
现在正在编著《玛窦福音诠释》和《路加福音诠释》。书中,在每一段福音之后都有一个牧灵反省,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很强,很受修生和教友们欢迎。
(玛18:18)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玛18:35)以及旧约圣经天主罚埃及人的十大灾难,天主借着圣经说这些话,呼唤着赵江勤的宽恕。
圣经:到了傍晚,因为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天,来了一个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他是一位显贵的议员,也是期待天国的人。他大胆地进见比拉多,要求耶稣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