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敌思想研究
2014-11-05

谈到揭破这些侵略谬论的办法,爱国佛徒们还是习惯于从佛理去找,认为心地是人类文明或野蛮的总根,要净化世界,首先要净化人类的心灵。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21

(耶23:9~31)其实希特勒在迷离恍惚之间逃命的那个梦,应当看着是他自己真实命运的梦:在毁灭性的轰炸中,在地堡的掩体死亡,这正是他未日的预演。

和教外朋友的一次长谈
2005-08-17

耶稣是真人,也是真天主,是天主圣三的第二位圣子,他为了拯救人类,甘愿降生人世,因圣神的德能,生于童贞女玛利亚,他承担了全人类的罪孽,受万苦万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了,把人类从罪恶拯救出来,为我们打开天堂的门

杨绛:(怀念)劳神父
2014-12-23

王子说:这是我请你吃的饭;你现在是我的客人,管你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只是我有一道禁令,如果犯了,立刻赶出王宫。王子指指饭桌正中的一盘菜,上面扣着一个银罩子。

复愿颂祷
2006-08-25

感谢这全新的一年开始,感谢生命中每段日子,感谢生命中每个经验,感谢生命路每位贵人,更感恩于同我互动的兄弟姐妹,.......主,我拥着感恩,向你说,谢谢!

澳大利亚 公众舆论支持学校开展宗教教育
2005-06-16

根据澳大利亚独立研究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澳大利亚公民支持在国立学校开展宗教教育。

利瑪竇的身分與新裝:從天竺國僧到大西域山人
2017-03-28

一、前言二、羅明堅入華傳教境遇被迫接受和尚身份與衣著明代宗教以儒、道、釋為三個主要宗教範疇三、羅明堅《天主實錄》天竺國僧的出處與身份受國官吏與耶穌會神父審查的《天主實錄》以天竺國僧表達出處與身分的結合三教語言的混用

走出弥撒圣祭的误区(二十六)
2014-03-07

面对这种疑问,我们这里加以探讨:圣礼部于1973年在在几种情形,更容易领圣体文件,告诉我们教会因自古习惯,订定教友每日只能领一次圣体的法律,仍然有效,不可只因热心理由而忽略它。

关于弥撒礼仪的探讨
2012-05-16

但我们在梵二文献读到: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人在礼仪与基督相遇,而礼仪宪章指出:基督时时临在于教会内,尤其是在神圣礼仪的庆祝,这种临在特别以四种方式呈现出来:在信友的聚会中

总领天使弥额尔——以及我的名字
2016-10-14

在当今我们这个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几乎所有的事物都被冠以一个理性的解释,却忽视了不可知的世界。耶稣的12位未受过高等教育的门徒,没有智商超群或者魅力出众的伟人。